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3高三上·辽宁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广大劳动群众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诚实劳动、勤勉工作,锐意创新、敢为人先,依靠劳动创造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礼赞劳动创造,勉励劳动者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工匠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已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2020年 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精辟概括了工匠精神的内涵: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我们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大国工匠的倾情奉献。劳动者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共同培育形成的工匠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国自古就推崇工匠精神。我们耳熟能详的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故事,就是对匠心匠魂的形象表达。新时代,高铁动车、航天飞船、大国重器等成就背后,都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离不开我们对工匠精神的继承与弘扬。工匠精神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折射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精神风貌,每个人都可以是工匠精神的诠释者和践行者。

    执着专注,是心无旁骛,是矢志不渝的热爱。择一事终一生。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工匠精神的核心。热爱,是劳动的动力源泉;热爱,才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热爱,是被誉为“火药雕刻师”的航天人徐立平专注雕刻火药30余年,仅凭手感就能将药面整形误差从允许的0.5 毫米提高到0.2 毫米。是从事数控加工20年潜心钻研的秦世俊对飞机零部件0.01 毫米的较量,誓让中国制造更有话语权。他们执着于自己选择的事业,专注于自己投身的领域,自觉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始终努力向前,一生敬业奉献、永不言弃。 弘扬工匠精神,就要立足本职工作,爱岗敬业,以敬畏之心对待工作,尽心竭力练就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

    精益求精,是高标准严要求,是好了还要更好。 干一行钻一行。 术业有专攻,精益求精是对品质的追求,对一流的追求。这种对极致的追求,也许是我们看得到的精雕细琢、巧夺天工,也可能是我们看不到的精密精准、胜在毫厘,于毫厘之间体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精准。认真,就能做得更好;高标准,方能成为本领域的专家;深入钻研,才能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

    一丝不苟,是严谨认真,是追求细节完美。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偏毫厘不敢安,做好一件事,必须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开始,在每个细节上做足功夫。 古人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优秀的工匠能从细处见大,在细节的追求上没有终点。 坚持细致工作,从细节入手,才能汇涓涓细流成江海。

    追求卓越,是不断进取,是敢于开拓创新。 千万锤成一器。 在工作中追求完美、追求卓越,要以创新求突破。广大劳动者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不断培育创新能力,超越自我、勇攀行业顶峰,这是工匠精神的必然追求。新时代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干劲,离不开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

    匠心筑梦。 只要每一位劳动者都努力践行工匠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爱岗敬业、精益求精,重细节求品质,敢创新求卓越,我们一定能以优秀的业绩奉献新时代、以出色的答卷回应时代主题。

    (摘编自李玉滑《以工匠精神筑梦新时代》)

    材料二: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技能人才往往聚焦于复杂生产体系中的某一个环节,他们的工作也许并不在聚光灯下,但是对于提升制造业水平、提高实体经济质量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商飞的钳工组组长胡双钱,创造了打磨零件 100%合格的惊人纪录;中国中车的高级技师宁允展,在0.05 毫米的研磨空间里实现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研磨……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孜孜以求,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技术工人就能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实现人生出彩、梦想成真,并提升一个领域的技术水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多技术工人,尤其是高技能人才。 无论是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还是建设制造强国,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都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发挥技术工人队伍的聪明才智。截至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 万人。但另一方面,我国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口总量不到三成,技能人才总量仍然不足。正因此,壮大技术工人队伍,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既是当前之需,也是长远之计。

    (摘编自张博令《培养更多大国工匠》)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劳动节到来之时,习总书记礼赞劳动创造、勉励劳动者不懈奋斗,他关于劳动的论述使人振奋信心,奋勇前进。 B . 大家熟知的《庄子》中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故事,形象表达了匠心匠魂,表明我国自古就推崇工匠精神。 C . 在新时代,只有广大劳动者勇于创新、追求卓越,顽强拼搏、锐意进取,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D . 聚焦于复杂生产体系中某一个环节的技能人才的工作并不令人瞩目,却影响制造业水平和实体经济质量。
    2. (2) 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工匠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伟大精神之一,它在长期的奋斗中形成。 B . 如果我们立足职业,爱岗敬业,敬畏工作,练就能力和素养,就能拥有工匠精神。 C . 每一位劳动者都努力践行工匠精神,我们就能出色地奉献新时代、回应时代主题。 D . 材料一中的追求“极致”与李斌的《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中的追求“臻于至善”相同。
    3. (3)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 谚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B . 纪昀:“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 C . 艾爱国:“刻苦学习钻研,攻克难关,攀登技术高峰。” D . 同仁堂楹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4.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 (5)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