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三上·章贡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王有所幸臣九人之属,欲伤安平君。貂勃使楚,楚王受而觞之,数日不反。九人之属相与语于王曰:“夫一人身,而牵留万乘者,岂不以据势也哉?且安平君之与王也,君臣无礼而上下无别。且其志欲为不善。内牧百姓 , 循抚其心,振穷补不足,布德于民;外怀戎翟,天下之贤士,阴结诸侯之雄俊豪英。其志欲有为也。愿王之察之。”异日,而王曰:“召相单来。”田单免冠徒肉袒而进退而请死罪五日而王曰子无罪于寡人子为子之臣礼吾为王礼而已

    貂勃从楚来,王赐诸前,酒酣,王曰:“召相田单而来。”貂勃避席稽首曰:“王恶得此亡国之言乎?王上者孰与周文王?”王曰:“吾不若也。”貂勃曰:“然,臣固知王不若也。下者孰与齐桓公?”王曰:“吾不若也。”貂勃曰:“然,臣固知王不若也。然则周文王得吕尚以为太公,齐桓公得管夷吾以为仲父,今王得安平君而独曰‘单’。且自天地之辟,民人之治,为人臣之功者,谁有厚于安平君者哉?而王曰‘单,单’,恶得此亡国之言乎?且王不能守先王之社稷 , 燕人兴师而袭齐墟,王走而之城阳之山中。安平君以惴惴之即墨,三里之城,五里之郭,敝卒七千,禽其司马 , 而反千里之齐,安平君之功也。当是时也,城阳而王,天下莫之能止。然而计之于道,归之于义,以为不可,故为栈道木阁,而迎王与后于城阳山中,王乃得反,子临百姓。今国已定,民已安矣,王乃曰‘单’。且婴儿之计不为此。王不亟杀此九子者以谢安平君,不然,国危矣!”王乃杀九子而逐其家,益封安平君以夜邑万户。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六》)

    【注】①安平君:即田单。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田单免冠徒跣肉袒/而进退而请死罪/五日/而王曰/子无罪于寡人/子为子之臣礼/吾为吾之王礼而已矣/ B . 田单免冠徒跣肉袒而进/退而请死罪/五日/而王曰/子无罪于寡人/子为子之臣礼/吾为吾之王礼而已矣/ C . 田单免冠徒跣肉袒而进/退而请死罪/五日/而王曰/子无罪于寡人/子为子之臣/礼吾为吾之王礼而已矣/ D . 田单免冠徒跣肉袒/而进退而请死罪/五日/而王曰/子无罪于寡人/子为子之臣/礼吾为吾之王礼而已矣/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内牧百姓的“牧”指安抚,与《谏太宗十思疏》中的“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的“牧”相同。 B . 稽首,古代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主时所用。 C . 社稷,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土谷之神“社稷”常被用来代指国家或朝廷。 D . 司马,古代官名,主要职能是征收军赋,训练军队,执行军法,拥有军事实权。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出使楚国的貂勃受到楚国重视,好多天未回,便遭到了齐王所宠幸的九个人的谗毁,说他是倚仗了田单的权势,从而让齐王猜忌貂勃。 B . 从九个人向齐王所进谗言看,田单地位高贵,对百姓亲和仁慈,对外族关爱怀柔,并能礼待天下的贤良人才,是一个有志向、有作为的臣子。 C . 貂勃从楚国回来,齐王赐宴招待,当齐王喝到兴起时,直呼:召唤国相田单来!貂勃认为齐王的这种做法会让国家走向灭亡。 D . 貂勃认为齐王应杀掉那九个人向安平君谢罪,齐王听从谏言,杀掉了那九个幸臣并流放其家族,加封给安平君掖邑地方的一万户俸禄收入。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且自天地之辟,民人之治,为人臣之功者,谁有厚于安平君者哉?

      ②当是时也,阖城阳而王,天下莫之能止。

    5. (5) “而王曰‘单,单’,恶得此亡国之言乎?”貂勃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