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3七下·黄石港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摘自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填充图册》) 

    某同学将隋朝大运河的历史知识整理如下: 

    三点:以A ____ 为中心,北抵涿郡(在今北京)

    南至B ____ (在今浙江杭州)​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河:海河、C ____ 、淮河、长江、钱塘江

    材料二:隋朝时,在已有天然水道和人工运河的基础之上,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某同学为进一步了解大运河,翻阅书籍,看到如下描述。 

    西通河洛,南达江淮……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唐)杜佑《通典》

    材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一摘自人教社七年级下册《中国史》

    材料四: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以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1. (1)  请仔细读图后,帮他完成表中字母相应的历史信息。 
    2. (2)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大运河的历史价值。 
    3. (3)  材料三中官吏选拔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科举制度的确立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