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3高二下·南岗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敦煌户籍残卷所见唐代均田户受田情况表

    户籍年代 均田户数 受足户数 平均每户
    应受田亩数
    平均每户
    未受田亩数
    高宗时期 1 0 101.0 69.0
    武则天时期 4 0 143.5 102.0
    玄宗时期 32 2 148.7 106.6
    代宗时期 11 2 149.3 89.8

    注:唐代上柱国按规定受勋田3000亩,表中是排除了上柱国户后的数据。

    ——改编自王仲荦《隋唐五代史》

    材料二:白居易的《赠友》描述了两税征钱导致钱重物轻而伤农的现象,“胡(何)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弹”;表达了对租庸调法的认同,“庸必算丁口,租必计桑田。不求土所无,不强人所难。量入以为出,上足下亦安”,主张“复彼租庸法,令如贞观年”。柳宗元的《答元饶州论政理书》指出,两税法实行按户等征税,富人贿赂官吏求居下等以逃税,导致“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他认为要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只有“舍其产而唯丁田之间”,即恢复以身丁为本的租庸调法。

     ——改编自付志宇《唐人诗文所见两税法变革补证》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均田制推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白居易、柳宗元对唐代税制改革的看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