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下·沈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材料一: 

    十二月,丁未,朗陵公何曾卒。曾厚自奉养,过于人主。司隶校尉东莱刘毅数劾奏曾侈汰无度,帝以其重臣,不问。及卒,博士新兴秦秀议曰:“曾骄奢过度,名被九域。宰相大。臣,人之表仪,若生极其情,死又无贬,王公贵人复何畏哉!谨按《谥法》,‘名与实曰缪,怙乱肆行曰丑’,宜谥缪丑公。”帝策谥曰孝。 

    绥,曾之孙也。初,何曾侍武帝宴,退谓诸子曰:“主上开创大业, 吾每宴见未尝闻经国远图惟说平生常事非贻厥孙谋之道也及身而已,后嗣其乎!汝辈犹可以免。”指诸孙曰:“此属必及于难。”及绥死,兄嵩哭之曰:“我祖其殆圣乎!”曾日食万钱,犹云无下箸处。子劭,日食二万。绥及弟机、羡,汰侈尤甚,与人书疏,词礼简傲。河内王尼见绥书,谓人曰:“ 伯蔚居乱世而矜豪乃尔,其能免乎!”人曰:“伯蔚闻卿言,必危害。”尼曰:“伯蔚比闻我言,自己死矣。”及永嘉之末,何氏无遗种。 

    臣光曰:何曾讥武帝偷惰,取过目前,不为远虑,知天下将乱,子孙必与其忧,何其明也!然身为僭侈,使子孙承流,卒以骄奢亡族,其明安在哉!且身为宰相,知其君之过,不以告而私语于家,非忠臣也。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二: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 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节选自司马光《训俭示康》)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字母写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吾A每B宴C见D未E尝F闻G经H国I远J图K惟L说M平N生O常P事Q非R贻S厥T孙U谋V之W道X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爽”,意为违背,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经•氓》)中的“爽”意思不同。 B . “殆”,意为大概,与“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中“殆”意思相同。 C .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与“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并序》)中“相”的意思相同。 D . “博士”指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何曾生前生活奢侈无度,多次遭到弹劾,但皇帝都因其已然去世而不查问追究。 B . 何曾子孙后代更加奢侈,且为人十分傲慢,最终落得国破家亡,直至子孙灭绝。 C . 河内王尼断言何绥的德行有亏,必定命不长久,自己直言批评也不可能被何绥伤害。 D . 司马光认为何曾缺乏真正的智慧,同时私德不检,缺乏作为一个臣子的忠正品格。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伯蔚居乱世而矜豪乃尔,其能免乎! 

      ②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

    5. (5)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与《训俭示康》中均对“侈”发表议论,但论述方法有异,请简析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