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3七下·大连期末)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学成就】

    材料一:

    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象征我国阖家团圆传统节日_A_的不朽名句。

    ②“诗圣”B_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反映了那个时代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

    ③小说《C》通过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④《窦娥冤》写了一个与婆婆相依为命的的年轻女子遭受无赖陷害,反被受贿的贪官判处死刑。作者D用浪漫的艺术手法,愤怒地鞭答了黑暗势力。

    【科技创新】

    材料二: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只)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梦溪笔谈》

    【雄伟建筑】

    材料三:

    1. (1) 根据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A、B、C、D所代表的正确内容。
    2. (2) 材料二中“布衣”指的是谁?材料二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发明?这一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重要贡献?
    3. (3) 依据所学知识,指出今天的北京故宫是图1明朝北京城的哪一部分?概括其在当时世界上的地位。
    4. (4) 万里长城常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图2所示长城的西端到达哪里?万里长城体现中华民族怎样的精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