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李存孝,代州飞狐人也。本姓安,名敬思。太祖掠地代北得之,赐姓名,以为子,常从为骑将。晋取邢、沼、磁三州,存孝功为多。文德②二年,存孝败梁将李谠,追击至马牢关。还攻潞州,唐以孙揆为潞州节度使。存孝以三百骑伏长子西崖谷间,伺揆军过,横击断之,擒揆以归。存孝狻臂善射,身被重铠,橐弓坐槊,手舞铁楇,出入阵中,以两骑自从,战酣易骑,上下如飞。初,存孝取潞州功为多,而太祖别以大将康君立为潞州留后 , 存孝为汾州刺史,存孝负其功,不食者数日。晋军连岁攻赵常山,存孝常为先锋。赵王求救于幽州李匡威,匡威兵至,晋军辄引去。存孝素与存信有隙,存信谮之曰:“存孝有二心,常避赵不击。”存孝不自安,乃附梁通赵,自归于唐,因请会兵以伐晋。晋击存孝,存孝婴城自守。太祖自将兵傅其城,掘堑以围之,存孝出兵冲击,堑不得成。人说存孝曰公所畏者晋王尔王俟堑成且留兵去诸将非公敌也虽堑何为存孝以为然纵兵成堑堑成,深沟高垒,不可近,存孝遂窘。城中食尽,登城呼曰:“儿蒙王恩,位至将相,岂欲舍父子而附仇讎,乃存信构陷之耳。愿生见王一言而死。”太祖哀之,遣刘夫人入城慰谕之。刘夫人引与俱来,存孝泥首请罪曰:“儿于晋有功而无过,所以至此,由存信为之耳!”太祖叱曰:“尔为书 , 罪我百端,亦存信为之邪?”缚载后车,至太原,车裂之以徇。然太祖惜其材,怅然恨诸将之不能容也,为之不视事者十余日。康君立素与存信相善,存孝已死,太祖与诸将博,语及存孝,流涕不已,君立以为不然,太祖怒,杀君立。君立与太祖俱起云中,累立战功,昭义节度使,以存孝故杀之。

    (节选自《新五代史》卷三十六)

    注①太祖,指李克用,沙陀首领,因功被唐封为晋王,后来他的儿子李存勖建立后唐政权,追封他为唐太祖。②文德,唐僖宗年号。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说存孝曰/公所畏者/晋王尔/王俟堑成/且留兵去诸将/非公/敌也/虽堑何为/存孝以为然/纵兵成堑/ B . 人说存孝曰/公所畏者/晋王尔/王俟堑成/且留兵去/诸将非公敌也/虽堑何为/存孝以为然/纵兵成堑/ C . 人说存孝曰/公所畏者/晋王/尔王俟堑成/且留兵去诸将/非公敌也/虽堑何为/存孝以为然/纵兵成堑/ D . 人说存孝曰/公所畏者/晋王/尔王俟堑成/且留兵去/诸将非公/敌也/虽堑何为/存孝以为然/纵兵成堑/
    2. (2) 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留后,唐代节度使、观察使缺位时设置的代理职称,其实是个虚职,并没有实权。 B . 檄,古代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用于晓谕征召、声讨,有时特指声讨的文告。 C . 鸩,古代传说中的毒鸟,据说用它的羽毛泡的酒可以毒死人,文中指用毒酒杀人。 D . 表,古代的文体,给皇帝的书信、奏章,如《陈情表》。文中是"上表推荐"的意思。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存孝擅长射箭,勇武过人,而且有谋略,多次出征,战功卓著。打败梁王将领李谠,擒获唐潞州节度使孙揆。 B . 攻取潞州后,李存孝认为自己功劳大却没得到应有的封赏,愤恨不平,因而背叛晋王,结交梁王和赵王,并归附了大唐。 C . 李存孝轻信人言,坐视晋王军队修成环城深沟,使自己陷入困境。不得已用父子之情博取太祖哀怜,希望当面辩解请罪。 D . 李存孝想把罪责推到李存信身上,却无法开脱给太祖罗织罪名的罪行,最后被绑在车上,押至太原,车裂示众。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太祖惜其材,怅然恨诸将之不能容也,为之不视事者十余日。

      ②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5. (5) 文中哪些地方能看出太祖对李存孝的赏识与爱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