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刘处让,德谦,沧州人也。少为张万进亲吏,万进入梁,为泰宁军节度使 , 以处让为牙将。万进叛梁附晋,梁遣刘鄩讨之。万进遣处让求救于晋,晋王方与梁相拒,未能出兵,处让乃于军门截耳而诉曰:“万进所以见围者,以附晋故也,奈何不顾其急?苟不出兵,愿请死!”晋王壮之,曰:“义士也!”为之发兵。未渡河,而万进为梁兵所败,处让因留事晋。庄宗即位,为客省使,常使四方 , 多称旨。天成中,迁引进使,累迁左骁卫大将军。废帝时魏州军乱逐其帅刘延皓遣范延光招讨以处让为河北都转运使晋高祖立历宣徽南院使。范延光反,高祖命杨光远为招讨使,以处让参其军事。已而副招讨使张从宾叛于河阳,处让分兵击破从宾。还,与光远攻邺,逾年不能下。其后延光有降意而迟疑,处让入城,譬以祸福,延光乃出降。

    唐制,枢密使常以宦者为之,自梁用敬翔、李振,至庄宗始用武臣,而权重将相,高祖时,以宰相桑维翰、李崧兼枢密使,处让与诸宦者心不平之。光远之讨延光也,以晋重兵在己掌握,举动多骄恣,其所求请,高祖颇裁抑之。处让为光远言:“此非上意,皆维翰、崧等嫉公耳!”光远大怒。及兵罢,光远见高祖,诉以维翰等沮己,高祖不得已,罢维瀚等,以处让为枢密使,处让在职,凡所陈述,多不称旨。处让丁母忧,高祖遂不复拜枢密使,以其印付中书而废其职。处让居丧期年,起复为彰德军节度使、右金吾卫上将军。以疾卒,年六十三,累太师。

    (节选自《新五代史·列传·杂传第三十五》)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废帝时/魏州军乱/逐其帅刘延皓/遣范延光招讨/以处让为河北都转运使/晋高祖立/历宣徽南院使 B . 废帝时/魏州军乱逐其帅/刘延皓遣范延光招讨/以处让为河北都转运使/晋高祖立/历宣徽南院使 C . 废帝/时魏州军乱/逐其帅刘延皓/遣范延光招讨/以处让为河北都转运使晋/高祖立/历宣徽南院使 D . 废帝时/魏州军乱逐/其帅刘延皓遣范延光招讨/以处让为河北都转运使晋/高祖立/历宣徽南院使
    2. (2) 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字,古代男子一般在二十岁冠礼时取字,古人出于礼貌,只能用于称呼尊辈。 B . 节度使,官职名,一般认为唐代开始设立,是执掌一方军政大权的高级地方官员。 C . 四方,原本是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古人常以此来指代天下各处或四方诸侯之国。 D . 赠,文中指追赠,给已死的官员或其亲属的追封,追封的官职是荣誉性质的虚衔。
    3. (3)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刘处让忠于其主,受到晋王赏识。张万进派刘处让向晋求救,刘处让在军门前割下耳朵陈诉,不顾生死,晋王为他的忠义所触动,于是发兵。 B . 刘处让仕晋之后,颇有功绩。张从宾反叛,被刘处让分兵击败。刘处让发现范延光对投降迟疑不决,于是进城,说以利害,范延光终于投降。 C . 刘处让气量不足,工于心计。他对宰相桑维翰、李崧兼枢密使的事情心有不平,于是把二人妒忌杨光远的事告知杨光远,于是二人被免去职位。 D . 刘处让多朝为官,仕途顺利。后唐庄宗即位后,刘处让任客省使,后升任引进使,左骁卫大将军。后晋高祖时又担任节度使、右金吾卫上将军。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万进所以见围者,以附晋故也,奈何不顾其急?

      ②未渡河,而万进为梁兵所败,处让因留事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