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七下·泸县期中)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②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③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④也。

    (节选自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 , 不听,乃委手版①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②。

    徙知南昌,南昌人皆曰: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富家大姓、黠吏恶少,惴惴焉不独以得罪于令为忧,而又以污秽善政为耻。历合州判官,事不经手,吏不敢决,虽下之,民不肯从。部使者赵抃惑于谮口③,临之甚威,敦颐处之超然,通判虔州,抃守虔,熟视其所为,乃大悟,执其手曰:吾几失君矣,今而后乃知周茂叔也。

    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节选自《宋史·周敦颐传》

    【注释】①楚之逐臣:即屈原。②薄丛:贫瘠的丛林。

    ③不见:不被人知道。④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  B .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 C .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   D .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
    2. (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蔓不枝:名词,藤蔓                      B . 可爱者甚蕃:多 C . 不为无人而不芳:对、向                    D . 王逵欲深治之:想
    3. (3) 下列对三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脱的胸襟。 B . 周敦颐通过【甲】文建立起了莲与君子之间的牢固类比关系,黄庭坚则通过【乙】文建立起兰与君子之间的牢固类比关系。 C . 【甲】文的莲花和【乙】文的兰花生活环境虽有区别,但都有高洁、纯朴的品质。 D . 【丙】文部使者赵抃听信谮言,对周敦颐的态度很严厉,一直都很不友善,也没有发生改变。
    4. (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