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综合题
  • 1. (2023八下·苏州月考) 近代化探索。

    材料一:

    材料二:(我们)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于对外的责任,定要反抗帝国侵略主义……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

    ——孙中山《对于国民党宣言旨趣之说明》

    材料三:1915年创刊后,《新青年》在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思想上反对封建礼教,并展开了文学革命活动,大力倡导白话文。1917年至1922年间,在《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达到237篇,其中五四运动以后发表的为223篇。

    ——摘编自何毅、徐海艳《从目录看<新青年>的转变》

    材料四: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这些斗争和探索,每一次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中国的进步,但每一次也无一例外地失败了。事实说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先进的中国人不得不在艰难顿挫中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

    ——摘自孙建昌、赵荣耀《近代中国人对救国真理的艰辛探索》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把下列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填入图示中。(填序号)

      ①政治制度  ②思想文化  ③科学技术

      A.  B.  C.

    2. (2) 依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革命主张。
    3. (3) 依据材料三,说出《新青年》宣传内容的变化。结合所学,说出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
    4. (4) 依据材料四,概括作者对中国近代化探索所持的观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