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 综合题
  • 1. (2023·奉贤模拟) 我国古代“布灰种盐”生产海盐的主要过程为“烧草为灰,布在滩场,然后以海水渍之,俟晒结浮白,扫而复淋”。

    1. (1) “晒结浮白”是指海水浸渍的草灰经日晒后出现白色海盐颗粒的过程,该过程和实验操作的原理相似。
    2. (2) 经过多次“扫而复淋”,提高卤水浓度获得“上等卤水”(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15%)。

      I、1000g上等卤水中含氯化钠的质量约为g。

      II、从燃料利用角度分析,煎炼海盐选用的是(选填“上等卤水”或“海水”),原因是

    3. (3) 将“上等卤水”加热蒸发至刚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的组成为:1500g溶液中含水1000g、NaCl 398g、MgCl272.5g、其他成分29.5g。

      NaCl、MgCl2的部分溶解度数据

      温度/℃

      20

      60

      100

      溶解度(g/100gH2O)

      NaCl

      36.0

      37.3

      39.8

      MgCl2

      54.3

      61.3

      73.0

      I 此时的溶液是NaCl的(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II 为得到尽可能多且纯度较高的氯化钠晶体,将1500g此溶液在100℃恒温蒸发900g水,再。(将操作步骤补充完整,并结合数据分析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