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节选自苏洵《六国论》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节选自苏辙《六国论》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B . 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C . 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D . 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2. (2) 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五国,指的是战国时期韩、赵、魏、楚、燕五个诸侯国,后来相继被秦国所灭。 B . 嬴,中国上古八大姓之一,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的国姓,文中特指秦国。 C . 爱其地意思是爱护自己的土地,“爱”与《师说》中“爱其子”的“爱”含义相同。 D . 因得以意思是于是能够,“因”与《过秦论》中“因河为池”的“因”含义不同。
    3.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洵指出,虽然齐国没有贿赂秦国,却不知道联合他国,只与秦国交好,以致最后孤掌难鸣。 B . 苏洵借议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是放弃斗争,屈从暴秦的事实,表达他关怀时务的高尚情怀。 C . 苏辙指出,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四国可以通过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使秦国无所作为。 D . 苏辙认为,四国只注重自己休养生息,并不能真正帮助韩、魏两国,最终导致六国先后灭亡。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②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