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1七上·西城期末) 阅读《狼》,完成各 题。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 (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   B . 野有麦场   顾全大局 C . 狼不敢    犬坐于 D . 一狼径     相委而
    2. (2) 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读后笔记,画线句中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屠户初遇两狼,把求生的希望寄托在担中的剩骨上,并没有意识到狼的贪婪本性。直到骨头没有了,两只狼仍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他,他才发现没有退路,只能自救。麦场的有利地形帮他改变了窘境,与狼对峙起来。B可这两只狼真是狡猾,竟然分头行动,要前后夹击屠户。屠户虽然此时还不明白为何前面的狼像要睡着了,但不敢怠慢,抓住时机,奋起杀狼。C正准备赶路时,他突然发现柴草堆上原来还有一个洞,另一只狼想从洞的那头攻击自己。屠户立即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杀死了它。D至此,屠户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睡觉是为了诱惑自己。但无论怎样,狡猾的动物终究会被勇敢机智的人类打败。 

    3. (3) 文中的屠户悟出两只狼的狡猾,果断斩杀了它们。下面的链接材料中,段姓富商也有所感悟,他悟出了什么?是怎样去做的?你对此又有何感悟?  

           【链接材料】 

              富商有段姓者,畜一鹦鹉,甚慧,能迎客与诵诗。段剪其两翅,置于雕笼。熙宁六年,段忽系狱。及归,问鹦鹉曰:“吾半年在狱,身不由己,极其怨苦。汝在家有人食 , 何其乐耶!”鹦鹉曰:“君半年在狱,早已不堪;吾多年在笼,何乐可言?”段大感悟,即日放之。 

       (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注:①畜:养。②熙宁:宋神宗年号。③系狱:囚禁于牢狱。④食:通“饲”,喂养。⑤堪:能忍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