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2高一上·顺德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朱熹为白鹿洞书院精心制定了学规作为书院教育学生的基本内容。主要内容有: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处事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朱熹《白鹿洞书院学规》

    材料二: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应当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说,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1. (1) 依据材料一中白鹿洞书院的学规并结合所学,概括朱熹的思想主张。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程朱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并说明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