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2高一上·朝阳期中) 举荐和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武帝时实行察举制,设置孝廉、茂才、贤良方正等科目,通过地方举荐、中央任命的方式选拔人才。如果出现举荐不实或失真,察举者要受到惩罚;被举者任官后,一旦出现贪污腐败,不仅自己要受到惩罚,还会牵连到察举者。为了保证人才质量,东汉顺帝时,限制了察举年龄,引入了考试机制,并通过中央及地方的监察机构对察举推荐、考试复核的过程予以监督考察。

    ——摘编自薛德枢、徐杰《汉代察举征辟制度评析及其借鉴意义》

    材料二:

    唐代科举是一种荐举性质的考试制度。宋初围绕消除荐举因素,对科举考试规则进行了一系列的细化完善。由多名考官分工负责,考官实行锁院制,考官及考试相关人员亲属实行别试,特别是对考生试卷实行糊名和誉录的办法,取消公卷制度等一系列措施,使得科举考试变成了“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的纯粹考试制度。

    ——摘编自卓进、蔡春《论唐宋科举考试性质变迁》

    1. (1) 据材料一,指出汉代举荐官员的依据以及为避免举荐可能带来的弊端而采取的举措。
    2. (2) 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宋代科举考试规则变化的主要着力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科举制发展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