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2高三上·怀化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代,印度佛教传入了中国。佛教在中国初传,主要是作为信仰和方术(旧时指医、卜、星、相、炼丹等技术)流行于民间的。佛教被广大知识分子所接受,是从两晋时期开始的。知识分子特别感兴趣的是佛教的思想理论,尤其是佛教提出的一些中国传统学术较少研究的理论问题。到了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影响越来越大,几乎遍及整个中国。

    材料二:万历十年,传教士利玛窦一行人来到中国广东,他们自称是来自印度的僧人;在知府王磐收到铃铛等礼物后,允许他们留在肇庆。利玛窦是一位博学的传教士,喜欢结交朋友。他随身带着自鸣钟、菱角镜、山海全图,吸引了不少人观看。1807年9月,马礼逊抵达澳门,然后进入广州。当时,中国海.禁未开,仍然禁止西人传教,马礼逊只能先隐匿于广州的美国商馆。不久,他有了合法身份,有了稳定收入,还结婚成了家。此后,直至1834年逝世,马礼逊一直在广州、澳门及南洋各地进行传教活动。

    ——以上材料摘编自张明于井尧《中外文化交流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印度佛教传人中国并逐渐普及的有利条件。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外国传教士来华传教的背景,并评价这些传教士的传教活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