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2高三上·天心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77年5月,传教士在上海成立“学校教科书委员会”,旨在为教会学校及洋务学堂编译用于课堂教学的文本资源。由此,正式诞生了中国近代编译出版教科书的专门组织,“教科书之名自是始于我国矣。”到1890年,据统计,学校教科书委员会共出版、审定书籍图表98种189册。其中,供给学校教学采用的教科书有数学类8种,科学类45种,历史类4种,地理类9种,道学类(包括哲学和宗教)19种,读本类1种,其他12种。

    ——摘编自吴洪成《西方传教士与近代中国早期学校教科书》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使用的中小学教科书主要汲取了苏联经验、延安经验和民国经验。1950年12月,我国组建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从全国调入一批高水平人才编写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科书,开始实行中小学教科书国家统编制(又称“国定制”),即“一纲一本”教科书政策。1996年10月,根据需要,国家教委颁布了新的《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工作章程》,对“教材审定制”作出了详细安排及规定。

    ——摘编自卢德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教科书政策的演变》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近代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编译教科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小学教科书编写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