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一下·成都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

    我们应当认真考虑: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我们的内心是不是同意?我们受到的鼓舞是不是一种迷误?我们认为是神的召唤的东西是不是一种自欺?但是,不找出鼓舞的来源本身,我们怎么能认清这些呢?

    ……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科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

    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宗教本身也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为人类牺牲了自己——有谁敢否定这类教诲呢?

    ……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摘编自卡尔·亨利希·马克思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材料二:

    毫无疑问,钱学森将会上一所最好的大学。1929年,钱学森以第三名的成绩被上海交通大学这所全中国最好的工学院的机械工程系所录取。

    经过仔细考虑,钱学森决定主修铁路工程。在中国,这还是一个相当新的领域,增长速度惊人。直到1929年,中国绝大部分国土仍不通铁路。1881年,从开平煤矿到附近大运河的一段7英里长的铁轨是当时中国仅有的铁路。15年后的1896年,中国的铁路总长度只有可怜的370英里,而当时美国已经拥有惊人的182000英里长的铁路网。但是,在接下来的30年中,铁路逐渐成为一种强大的军事和政治武器,在中国的大地上留下水久的伤痕。

    在清政府的抗议和阻挠下,中国的“铁路化”还是在世纪之交时开始了。各国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纷纷修建铁路。从1900年到1905年,外国人在中国建造了全长3222英里的铁路。在事实上,以这种现代化的交通体系将中国分裂成为一个个被外国人统治的区域,有效地将中国瓜分成为各自独立的殖民地。

    形势很快变得明朗起来:控制住铁路,也就控制住了中国。

    国民党接管政权之后,开始致力于统一铁路。从1912年到1920年间,中国铺设了超过1000英里的新铁路,大多数由日本、欧洲和美国银行家提供投资。随着新铁路的不断建造,便需要雇用新的工程师,这一需求逐年看涨。这是一个胸怀大志的青年学生投身于脚踏实地的重要基础工业的绝佳机会。1929年秋天,钱学森脱下中学制服,换上一身学生长袍,怀着成为一名铁路工程师的理想,直奔上海交通大学。他与北京,就此作别。

    (节选自张纯如《蚕丝:钱学森传》有删改)

    注:钱学森,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被称为“中国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材料三:

    某省高中学生生涯规划表

    你觉得自己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范例及说明

    职业一

    职业二

    职业三

    未来你喜欢做的职业有什么:(切合实际、且要详细具体)

    例如:高中物理教师

    这些职业对学历有什么要求:(填专科、本科、硕士、博士)

    例如:本科

    这出职业现在的年收入大概有多少(单位万):

    倒如:6万

    与以上职业对口的大学专业(详见大学招生官网):

    例如;物理学

    哪些大学开设以上专业课(详见大学招生官网):

    例如:浙江师范大学

    这些大学专业对新高考选科有何要求和限制(详见大学招生官网)

    例如:物理,化学、技术

    学生签字:        家长签字:      填表日期:

    1.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择职业时,一定要冷静清醒,要善于识破假象,要认清所选择的职业是否真正具有鼓舞的意义。 B . 选择职业的最高目标是全人类的幸福。要使自己达到完美就必须为同时代的人的完美和幸福而工作。 C . 一个只为自己劳动的人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伟大人物,虽然他有可能是著名的学者、大哲人或卓越诗人。 D . 我们只要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就会使自己变得高尚,并最终赢得后人的爱戴和敬仰。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二中,年轻的钱学森决定主修铁路工程专业,这给我们一个人生规划的范例兴趣是最有力的鼓舞。 B . 材料二写钱学森的专业选择只寥寥数笔,却用大量篇幅叙写当时中国铁路发展状况及历史,详略欠妥。 C . 材料一的作者青年马克思和材料二的传主青年钱学森的观点行为对正当青春的我们更具示范性和启发性。 D . 材料三生涯规划详细,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意义。但据材料一观点,“职业年收入”谈钱太功利不伟大。
    3. (3) 读了三则材料,对于个人的生涯规划,你获得了哪些启示?请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