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2·怀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它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它以非凡的包容和会通精神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东学西渐”是指古代中国文化向西传播的过程,经历了三个高潮: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宋明时期。公元16、17世纪以前的欧洲在文明的发展中与中国有比较大的差距,而他们向中国文明的学习与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文明的顺序是相似的,即先从科学技术开始,包括四大发明、陶瓷、冶金、纺织等,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摘编自《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之分》.

    材料三京师大学堂的办学方针遵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原则,强调“中西并重”,务使二者“会通”,缺一不可。课程设置仿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办法,分普通学科和专门学科两类。普通学科为全体学生必修课,包括经学、理学、掌故、诸子、初等算学、格致、政治、地理、文学、体操10科。专门学科由学生任选其中一或两门,包括高等算学、格致、政治、地理、农矿、工程、商学、兵学、卫生学等科,另设英、法、俄、德、日5种外语。

    ——百度百科《京师大学堂》

    材料四湖湘文化由生活在湖南这块 土地上的人民共同创造,逐渐积淀而成。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湖湘文化具有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务实求新,博学海纳、兼容并蓄,果敢自信、爱国奋斗等诸多鲜明特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一脉。

    ——摘编自《湖南地方文化常识》

    请回答:

    1. (1) 指出材料一中的历史人物分别是哪些学派的代表人物,战国时期出现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被后世称为什么?
    2. (2) 阅读材料二,写出两例隋唐时期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并说明其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京师大学堂的课程设置特点,指出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怎样的时代需求?
    4. (4) 阅读材料四,写出两例近代中国湖湘子弟中的杰出代表并说出他们的主要事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