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2·辽宁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海防的陆上军事聚落中,由外向内依次为:烽燧体系、卫所堡寨、巡检司城和关隘、驿站和驿城等。据朱璐《防守集成》载:“有猝至之敌,无猝应之方,非守也。盖敌方乘我之不知而猝然以至,若我早已擐甲执兵,□枹列阵以待,敌虽强气先泪矣……是非烽堠不可。”卫城多位于沿海重要地带,所城独立于卫城之外,堡、寨是于卫城、所城中间地带设立的军事聚落,规模不大,驻兵不多,通常没有居民混住。海上防线一旦被冲破,卫所堡寨必须承担起歼敌于海岸的重任。海防巡检司城,指设立于沿海地带、用于驻扎巡弋海疆弓兵的小型军事聚落,其作用在于“主缉捕盗贼,盘诘奸伪”。关隘为主要海防聚落中间地带设立的具有治安巡逻性质的军事聚落,其职能与巡检司相似。据杨正泰《明代驿站考》载,“驿站则递送使客、飞报军情、转递军需兼而有之”。驿站有的设于府、州、县城之内,有的单独设驿城,建于沿海地区的驿城无疑构成海防聚落体系的重要一环。

    ——摘编自尹泽凯、张玉绅、谭立峰《明代海防层次和聚落体系研究》

    材料二   辽东、山东、北直隶、浙江、福建和广东是明代海防的六大防区,范中义等学者将北直隶也计入,合计七大防区。由于地理位置、经济水平、区域环境和微观环境的差别,各防区海防卫所数量和间距不同。

    ——摘编自尹泽凯、田林、谭立峰《明代海防卫所聚落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明代海防的陆上军事聚落层级的军事价值。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代海防卫所的分布规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