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
  • 1. (2020九上·大兴期末) 阅读《手机辐射的电磁波是否致癌》问题。

    手机辐射的电磁波是否致癌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零度(绝对零度是低温的极限,换算成摄氏温度为-273.15℃)以上,都以电磁波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能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辐射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大到太阳,小到手机,可以说想要完全远离辐射的可能性为零。

    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为了探索手机辐射的电磁波是否致癌,进行了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所谓对照研究是指进行某种试验以阐明一定因素对一个对象的影响时,除了对试验所要研究的因素外,其他因素都保持一致,并把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的试验。该病例研究纳入13个国家的万余名受试者,其中包括2765例脑胶质瘤、2425例脑膜瘤、1121例听神经瘤、109例腮腺恶性肿瘤和7658例正常对照者。最后的研究结论是:使用手机并未增加罹患上述肿瘤的风险。

    生活中常见的产生电磁波辐射的用电器包括微波炉、无线WiFi设备、手机、雷达、电视、电脑等。这些用电器辐射的电磁波不会杀伤细胞或破坏DNA,而是使被辐射的物体产生热效应,这和晒太阳导致体温升高是同样的原理。

    手机信号来源于通信基站,现代的移动通信系统使用蜂窝小区制基站建设,一个基站覆盖只有几百米,基站的发射功率较小,城区基站的辐射功率一般是30W-300W。科学计算表明,300W的辐射功率在10m距离上的辐射功率面密度只有0.2387W/ m2 , 而地球上太阳光的辐射功率面密度大约是1000 W/m2 , 太阳光辐射是基站辐射的上千倍,因此在电磁辐射上基站远小于太阳光。既然太阳光在一般情况下对我们没有致命性的影响,那么基站的电磁辐射就更不用担心啦!

    请回答:对照研究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请你再列举两例生产生活或者科学探究中应用对照研究的实例。

    实例1:

    实例2: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