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1八上·滨州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 1840 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步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 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 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疯狂的帝国主义扩张没有给清王朝喘息的机会。19 世纪五六十年代,危机再次 从海上来。这一次,侵略者直接攻进了大清国的首都。

    材料三: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 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该而且也只能向 日本那样维新变法,学习西方。1895 年春,1300 多名举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

    ——据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1. (1) 材料一中的“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指什么?说出“在炮口的逼迫下”,19 世纪末 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2. (2) 材料二中“危机再次从海上来”指的是哪场战争?战争中侵略者在“大清国的首都” 犯下了怎样的滔天罪行?
    3. (3) “中国的失败"指中国在哪次战争中的失败?康、梁等人是从哪一层面着手探索“救国之道”的?“公车上书”之后,他们“探索新的救国之道啲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4. (4) 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对于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