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高二上·广东开学考) 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5月13日,在第20届亚洲科学理事会大会上,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对新冠肺炎疫情作出最新研判,“实现群体免疫需要2-3年的全球协作。”

    在《中国新冠防控策略及疫苗研发》报告中,钟南山表示,实现群体免疫的一种方式是通过自然感染,这将造成70%-80%的感染率以及5%的死亡率,因此他认为“自然免疫不现实、不科学、不人道”。同时,实现群体免疫的另一种方式是大规模的疫苗接种,这需要2-3年时间的全球协作。

    那么,多高的接种率能达到群体免疫?在举出智利、土耳其等国的研究案例后,钟南山晒出一组研究数据,分别列举疫苗有效率达到70%和80%后,全球、中国、亚洲以及欧洲要实现群体免疫需达到的接种率。

    根据各地测算的R0指数,在疫苗有效率达到70%的时候,要实现群体免疫,全球、中国、亚洲以及欧洲接种率需分别达到89.2%、83.3%、80.2%、96.2%;疫苗有效率达到80%的时候,全球、中国、亚洲以及欧洲接种率需分别达到78%、72.9%、70.2%、84.2%。

    “直到所有国家安全之前,没有一个国家是安全的。”钟南山呼吁,在疫情面前,所有国家应当携手,通过科学防疫的方式应对人类公共危机。

    ——《钟南山在第20届亚洲科学理事会大会上的主旨报告》

    材料二:

    西方最大的记者组织——“国际新闻工作者联合会”发布最新年度报告,认为自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在全球媒体上的形象提升,中国对全球叙事的影响越来越大。

    尽管依然对中国及中国媒体抱有偏见,但报告不得不承认,中国的抗疫表现与对外援助为自身树立了一个“可靠伙伴”的形象,在信息战中的力量日渐壮大。

    报告以“新冠故事:摘下中国全球战略的面纱”为题,采访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54个新闻记者公会。56%的受访者认为,本国关于中国的报道自疫情以来变得总体上更为正面;24%认为相关报道更负面,余下20%认为对华报道基调没有改变。调研结果显示,接受中国捐赠新冠疫苗的国家,与中国相关的正面报道相对更多。“在部分国家,中国被视为最准确的新冠信息来源,这也表明中国对全球叙事的影响越来越大。”

    然而在西方媒体与观察人士眼中,中国所遭受的抹黑不值一提,受援助国给予中国的鲜花与掌声却令他们坐立难安。与许多带有偏见的外媒一样,这篇报告依然傲慢地指责中国搞“疫苗外交”,并提醒西方民主国家的媒体机构“不得不防”。

    报告作者之一,现任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高级讲师林慕莲表示,她认为中国有一个“深思熟虑”的全球外宣战略,通过宣传来建立中国在全球的话语权。

    她还“担心”许多民主国家的新闻机构“充满经济脆弱性”,无法派记者去中国,必须依靠来自中国官方媒体的内容,因为它们往往是唯一免费的。她提醒这些媒体机构,“中国所提供的免费内容不一定真的免费”。

    这份报告发布前,美国自由派媒体《纽约时报》在5月9日评论称,中国在疫情爆发后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试图打造出一套能够抗衡BBC及CNN等英美主流媒体的方案,并认为这是“全球权力正在转移的证据”。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5月11日回应,世界本就是多元的,媒体领域,不应只有CNN和BBC,各国都应有自己的声音,面对针对中国的肆意抹黑和谣言,中国当然要发自己的声音。

    ——《中国在全球媒体的形象提升》

    材料三

    面对新冠疫情的严峻形势,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各国分享防控经验,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并向疫情严重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的人道主义情怀。

    面对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中国大国担当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给困境中的人们带来了希望。目前,中国政府已经或正在向127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包括医用口罩、防护服、检测试剂等在内的物资援助,企业和民间团体已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捐赠了医疗物资。中国政府正通过鼓励航空公司用客运飞机直飞货运运输、增加中欧班列的班次密度、开辟国际快船运输渠道、加强运力调配等方式,提升中国国际货运能力,帮助世界抗疫。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指出,人类应对疫情的能力与成败,最终取决于世界上最薄弱的医疗体系。那些医疗卫生系统脆弱的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有可能成为下个阶段疫情的重灾区,面对疫情,只有通力合作,才能战胜疫情。在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看来,要让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更加高效,须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医护人员之间加强交流合作,包括防控经验、诊疗方案等的沟通。第二,在紧急医疗物资的援助等方面加强合作。

    中东地区长年战火频仍,政局动荡,加剧了中东国家抗疫的难度;亚太地区的一些南亚、东南亚国家医疗资源不足,检测手段有限,疫情不容忽视;拉美国家公共医疗系统效率较低,防疫设施、医疗物资和医护人员不足,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压力大。“面对疫情,没有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应对疫情需要国际合作,需要人道主义精神。”世卫组织驻柬埔寨代表李爱兰说。

    “中国与包括哥伦比亚在内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举行视频工作会议,分享中国抗疫信息和经验,并提供亟须的物资援助,展现了携手抗疫的团结精神。”哥伦比亚—中国友好协会副主席吉列尔莫·普亚纳说。

    塞尔维亚前进党副主席马尔科·久里奇表示,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不远万里、不辞艰辛来到塞尔维亚共同抗疫,这份真挚的情谊和高尚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将被塞尔维亚人民所铭记。在中国专家的建议下,塞尔维亚采取有效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疫情蔓延。“中国向多国派遣抗疫医疗专家组共同抗疫,对生命的尊重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人道主义不是高谈阔论,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是扶危济困,是共克时艰,是主动履行国际义务,而不是推卸责任。现在是全球抗疫的关键时刻,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更显其重要价值。多一点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就能多挽救一些人的生命。中国出于人道主义提供了抗疫物资。还有什么能比救人于危难更有意义呢?将抗疫合作政治化是对生命的漠视,与国际人道主义精神背道而驰。

    ——《患难见真情共同抗疫情》

    1. (1)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通过接种疫苗的国家可以用2-3年的时间来实现群体免疫。 B . 目前,中国被视为最准确的新冠信息来源国家,这表明中国对全球叙事的影响越来越大。 C . 面对多元化的信息时代,作为有14亿人口的大国应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当然要发自己的声音。 D . 美国自由派媒体《纽约时报》认为中国打造了一套能够抗衡BBC及CNN等英美主流媒体的方案,并认为这是“全球权力正在转移的证据”。
    2. (2) 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疫苗有效率达到80%的时候,全球、中国、亚洲以及欧洲接种率需分别达到78%、72.9%、70.2%、84.2%时才可能实现群体免疫。 B . 中国政府已经向127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包括医用口罩、防护服、检测试剂等在内的物资援助,给困境中的人们带来了希望。 C . 库恩认为,要让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更加高效,就必须从医护人员和紧急医疗物资两方面加强合作。 D . 林慕莲表示“中国所提供的免费内容不一定真的免费”,在全球防控的背景下依然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这与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3. (3) 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A . 美国将永久冻结向世卫提供的资金,并且将重新考虑美国在该组织的成员身份。 B . 麦克尼尔说:“我们所珍视的东西是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但如果没有生命,其他两件事你也做不成。” C . 2020年在中国政府的统一安排下,春节假期做了适度延长,全国人民都“宅”在家里。城市、乡镇和村庄,多数情况下都“人迹罕至”。 D . 武汉危急,各地医务人员前往武汉,许多爱心人士捐款捐物,为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许多人加班加点24小时工作。
    4. (4) 结合材料谈谈如何取得抗疫的最终胜利。
    5. (5) 简要梳理材料三的行文脉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