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高一下·通辽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只有从具体的事件中,人们才会准确打捞对某一年的公共记忆。而这些事件,在互联网时代,往往表现为一年之中的热搜词。我们在热搜词里读懂中国。近日,基于网民搜索大数据而生成的热词榜单正式出炉。这份榜单与我们在2020年的感受若合符契。新冠肺炎、疫情、复工复产、全面小康、中国火星探测、直播带货、国内游……年度大事件纷纷上榜,为我们这一年“总结陈词”,也刻画着2020年的真实面貌。

    用一个词来总结这份榜单中的中国,那就是“韧性”。2020年的中国不容易,但恰是凭着这种“韧性”,中国在困境中进发出一种强大的生命力量,于危机中育出新机。

    在众志成城的抗疫中,国人显露出英勇无比的韧性。我们万众一心打赢了武汉保卫战,成功阻击本土疫情,常态化疫情防控中,一些地方零星散发疫情被精准控制,中国成为全球抗疫最成功的国家。成功阻击疫情,彰显着中华性格中长久以来的韧性传统,这是中国先于其他国家走出本土疫情的重要原因。

    韧性,是植根于国人血液中最重要的性格之一。中国文明之所以历经千年而不断流,就是因为中国人在性格与文化上,有着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中华经受住了一次次危难。在2020年的疫情中,我们同样经受住了考验。

    性格的韧性,还投射到国民经济的韧性上。在热词盘点中,我们看到了中国经济强大的复苏能力。疫情肆虐之时,中国经济也受到波及,经济发展遭遇相当程度的挑战。但正如“复工复产”成为2020年度热词,中国经济的韧性决定了其不会轻易言败。2019年我国经济总量已经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稳居世界第二。同时我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供应链体系健全、产业配套能力强、生产组织高,这些都构成了中国经济迅速恢复的基础条件。

    除了积淀雄厚,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困境之中,中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着力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畅通内循环。在疫情中我们看到,直播经济、外卖经济、线上办公、在线教育等创新经济冲上风口,成了拉动中国经济复苏的新增量。如此种种,都描摹出中国经济的韧性底色。

    这份关于2020年的热词榜单,总结了中国在这一年中所经历的困难,也见证着中国如何在强大的韧性中逆风而行。未来,中国前行之路可能仍将不甚平坦,也会遭遇压力,但有这种韧性在,中国就会不断前行。

    当我们度过非同寻常的2020年,回首发现,国与民的力量,都彰显出一种韧性品格。爬坡过坎,迎难而上,我们将穿越荆棘之地,走向更加开阔的未来。

    (摘编自韩丹《在热搜词中见证“韧性中国”》)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能够先于其他国家走出本土疫情,这与中华性格中的韧性传统有很大的关系。 B . 中国文明历经千年而不断流,这使得中国人在性格与文化上有着不屈不挠的韧性品格。 C . 在疫情肆虐之时,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复苏能力,主要因为中国拥有全部工业门类。 D . 2020年我们过得非同寻常,但只要我们具有韧性,中国未来的前行之路就会一帆风顺。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一、二两段由2020年度热词榜单正式出炉一事引出论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B . 文章列举我们万众一心打赢了武汉保卫战的例子,论证了中华性格中的韧性传统。 C . 文章论述国民经济的韧性时从基础条件和宏观调控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层次分明。 D . 文章脉络清晰,围绕观点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证,三个角度之间在逻辑上是逐层递进的。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热搜词是在互联网时代依托互联网并从一年内的具体事件中产生的,它是人们对这一年的公共记忆。 B . 2020年,中国经历了种种困难,但中国在韧性中逆风而行,新冠肺炎、复工复产、全面小康等热词就是见证。 C . 如果没有建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经济的复苏可能会受到影响。 D . 中国人最重要的性格是“韧性”,“韧性中国”概括出了中国人在性格与文化上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