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 综合题
  • 1. (2021八下·西城期末)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天问一号”火星着陆

    2021年5月15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经历十个月太空旅行后,携带其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火星乌托邦平原。

    “天问一号”探测器总重约5t,由轨道器、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着巡组合体主要包括进入舱和“祝融号”火星车。“祝融号”火星车重240kg,携带有地形相机、多光谱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磁强计以及成分探测仪等6台科学有效载荷。

    从进入火星大气到着陆火星表面是整个火星着陆过程中最为惊险的时刻。天问一号火星着陆分为气动减速、伞系减速、动力减速、悬停避障与缓速下降几个阶段,历时大约9min。由于当时火星距离地球超过3亿公里,天问一号发出的讯号约18min才能传到地球,因此科学家无法作出实时监察或操控,天问一号必须完全依靠自身计算机独立完成着陆全过程。

    15日凌晨4时,轨道器首先与着巡组合体分离,轨道器将继续绕火星飞行,为着陆器和地球提供中继通信。经过3h后,在约125km的高度,着巡组合体以11.2°的进入角和4.8km/s的速度进入火星大气。火星大气的密度不到地球大气密度的百分之一,这意味着大气对探测器的减速效果会很不好。虽然大气稀薄,但快速的降落摩擦还是会产生极强的气动加热效应,这将直接导致探测器表面的温度升高至2000℃。经过5min的气动减速后,降落伞打开,探测器进一步充分减速,大约40s后,隔热盾抛离,速度降为250m/s。

    到了距离火星表面1.5km时,降落伞和气动外罩一同被抛离,并启动反推火箭进行减速。到了高度为100m时,着巡组合体悬停在空中(如图所示),它所携带的雷达和光学相机会寻找合适的降落点。最终,天问一号于7时18分稳稳地降落于乌托邦平原25.1°N 109.9°E位置处。所携带的“祝融号”成为人类史上第六台探索火星表面的火星车。

    意大利的行星科学家奥罗西表示:“祝融号火星车着陆成功,意味着中国只用一次任务就实现了美国耗费数十年历经多次任务实现的目标,这是巨大的飞跃”。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天问一号”火星着陆分为气动减速、伞系减速、、悬停避障与缓速下降几个阶段;
    2. (2) 在距离火星表面约100m的高度,着巡组合体悬停空中,此时,其所受合力(选填“为零”或“不为零”);
    3. (3) 在距离火星表面约125km的高度,“天问一号”着巡组合体进入火星大气,经过气动减速、伞系减速后,探测器被充分减速。请简要分析探测器能够通过上述两种方式实现减速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