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绵阳模拟) 阅读

        材料一:

    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七连丰”,粮食产量连续6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全国粮食人均占有量达到了480公斤,高于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所以“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有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虽然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但我国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局面不会改变。特别是在国际环境日益错综复杂的背景下,必须牢牢把住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如何持续保障粮食安全?全国政协委员黄建盛在2021年全国政协会议上给出建议:确保耕地数量,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18亿亩耕地是吃饭的家底,必须坚决守住这个红线,必须确保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从国家层面设立重大专项,集中资源、整合力量,强化育种基础性研究,尽快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早日实现种源自主可控;搞好仓储、减少浪费,进一步完善现代粮食储备基础设施体系,持续推动仓储智能化建设。保障粮食安全,还需要调动和保护好广大种粮人的生产积极性。今后,要进一步健全政策体系,让地方政府抓粮有动力、有干劲,让农民种粮有钱挣、有奔头。

    (摘编自《在高起点上保障粮食安全》,《人民日报》

    材料二:

    2020年7月,联合国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显示,全球目前有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年内或将新增1.3亿饥饿人口,并且将有25个国家面临严重饥饿风险。

    新冠疫情大流行影响了劳动力流动、货物运输、农业生产资料供给。同时,国际粮食贸易主动权掌握在少数粮食大国手中,容易出现“少数国家扰动全世界”的局面,例如,疫情增加了粮食供需的不确定性,引发这些国家采取出口限制和“屯粮”的保护措施。此外,个别国家的战乱冲突也严重威胁世界粮食安全,如也门、叙利亚等国家战乱冲突严重,饥饿和健康问题普遍存在。

    事实上,从世界粮食的供给和需求来看,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显示,2020年的世界粮食供给量为34.7亿吨,需求量约为27亿吨,剩余库存近8亿吨。可见,当前的全球粮食安全风险主要是结构性的不平衡问题。

    应对全球粮食安全风险,短期来看,需要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疫情对粮食种植和加工的影响。长期来看,需要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率,以及粮食种植的单位产出。具体来说,要重视农业科技创新、数字农业的发展。

    疫情爆发以来,中国积极开展农业对外援助与合作。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减贫脱困、农业、环保等领域的民生援助,并且帮助非洲等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农业和粮食生产。全球粮食安全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压舱石”,也是提高世界人民福祉的根本保障。世界各国应该协同一致,保障粮食的供给和有效需求,畅通粮食流通和貿易,共同维护全球粮食安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千年发展目标,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疫情下的全球粮食安全风险与治理》)

    材料三:

    民以食为天。对于我国这样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解决好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我国粮食产量长期维持较水平,但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进口国,粮食安全仍处于“高难度、低水平、弱安全”的状态。

    以安徽省为例,安徽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粮食净调出省。作为全国南方唯一粮食净调出省,近年来,安徽粮食年产量在4000万吨左右,稳居全国第四位,平均每年调出粮食1000万吨左右,在全国粮食安全中战略地位突出。安徽省虽连年丰收,但持续增产难度加大,主要困境是单产提高难度大以及粮食生产优质劳动力的缺乏。同时,居民的粮食消费不断升级,对优质口粮、动物性产品以及饲料粮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此外,安徽省粮食增产面临极为严峻的水资源制约,如灌溉设施和技术落后直接影响水资源的利用率。

    粮食产业作为弱势产业,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要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加大对粮食净调出省奖励支持,要加大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对粮食主产区布局。

    (摘编自《补短板夯实粮食安全之基》,《安徽日报》)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虽然我国粮食人均占有量高于国际安全标准,但粮食供求紧平衡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所以仍需居安思危。 B . 如果不在有种等关键技术上进行突破,实现种源的自主可控,我国粮食安全就会一直存在被“卡脖子”的风险。 C . 2020年全球饥饿人口超过8亿人,其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大流行、局部地区战乱冲突和粮食大国限制粮食出口。 D . 安徽省在我国粮食安全战略中的地位突出,一是作为粮食主产区,产量高;二是作为粮食净调出省,调出量大。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粮食生产总量在2020年实现了历史性的“十七连丰”,并连续6年保持高位增长,这说明我国粮食生产布局合理。 B . 黄建盛认为守住18亿亩的耕地红线,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前提,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现象。 C . 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来看,世界粮食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因此引发全球粮食安全风险的主要原因并非粮食供给能力不足。 D . 粮食安全关乎社会稳定与发展,疫情爆发后,中国积极参与世界粮食安全治理,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中国贡献”
    3. (3) 应如何更好地筑牢粮食安全之基?请根据材料内容,从粮食生产的角度简要回答。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