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0·历下二模)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穿越到宋代如何旅游

    ①旅游活动自古有之,周穆王西游、秦始皇东巡等游胜之事一直延传至今。事实上,古人对于“旅游”二字是分开叙述的,《礼记·学记》认为“闲暇无事谓之游”,可以说“游”字与现代所说的“旅游”概念更为接近。迨至宋代,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发达,市民生活日趋丰富,再加上日臻兴盛的海外贸易,都促进了旅游事业的发展。

    ②宋代出门旅游的民众较前代更为普遍。以年龄论,上至耄耋之年,下至豆蔻少年,男女老少皆乐在其中。南宋时期,50岁的理学大师陆九渊就带着自己的儿子、侄子及乡邻等78人,组成了一个大型“旅游团”以遍览名山胜迹。这其中既不乏“苍颜皓髯,语高领深”的老者,也有“整襟肃容,视微听冲,莫不各适其适”的少年。 除了年龄和性别因素外,宋代参与旅游的阶层也颇为广泛,上至皇族贵戚,下至士农工商,都热衷于旅游活动。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中描述了苏州农村老百姓在寒食节举行旅游活动的情况:“寒食花枝插满头,蒨裙青袂几扁舟。一年一度游山寺,不上灵岩即虎丘。”宋代是一个秉持高度开放和融合的时代,大批周边邻邦及外国使团纷纷来宋从商学习,并借此游览名山大川,了解宋人的风土人情,成为名副其实的“入境外国游客”。

    ③从流传于宋人的游记作品中可以看出,宋人所游项目颇为广泛,这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山水自然景观,这方面的游记有欧阳修的《浮槎山水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等;另一类是寺观园林、亭台楼阁的人文景观。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交相呼应,吸引着无数游人,举世闻名的“西湖十景”就是在宋代形成的。

    ④宋人旅游的交通工具种类众多,既有船、车、轿等人力交通,也有马、驴、骡等畜力交通。舟楫是宋代旅行者出游的必备首选,像以舟楫畅游西湖,是临安城百姓的时髦首选。陆地游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是车马。此外轿子也是常用工具之一。宋代的轿子种类很多,用途也各不相同,如肩舆、竹舆、山轿等。黄庭坚就曾乘坐竹舆游览永州的愚溪,“意行到愚溪,竹舆鸣担肩”。

    ⑤在外出游,住宿和饮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宋代的旅馆业和餐饮业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也日臻兴盛。

    ⑥宋代旅馆业的地域空间分布十分广泛。据史料记载 , 北宋都城汴梁和南宋都城临安就开设了数量众多的旅馆。除了都城之外,其他城市也广泛分布着各式各样的旅馆。北宋仁宗时,朝廷发兵近6万人屯驻定州,士兵们“皆寓居逆旅及民间”。这里的“逆旅”指的便是旅馆,由此观之,定州城内的旅馆数量十分庞大。宋代的旅馆分为官办和私营两类。官办旅馆规模较大,建筑及内部装饰华丽,私营旅馆则规模有大小之分。释文莹在《玉壶清话》中就记载了北宋初年东京城内的名店“十三间楼”,这处颇具规模的旅馆原为后周大将军周景威所建,到北宋末年仍在经营。此外,随着人们出游热情的高涨,很多名胜古迹附近也出现了旅馆。

    ⑦与旅馆住宿紧密相关的,便是各式餐饮店。宋代旅游胜地的餐饮店数量众多,提供的饭菜也可谓品类繁多。西湖是天下绝景,游人众多,为了满足游客的用餐需求,西湖周边的餐饮店数量也颇具规模,著名的有丰乐酒楼。此外,小的酒店茶肆也不少,而且每逢旅游旺季,“店舍经营,辐辏湖上,开张赶趁”。由此观之,宋代的旅馆业和餐饮业已与兼游业紧密结合,不仅日臻繁盛,而且已成为宋代旅游活动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1. (1) 阅读全文,简要概括宋代旅游事业有怎样的发展。
    2. (2) 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南宋时期,50岁的理学大师陆九渊就带着自己的儿子、侄子及乡邻等78人,组成了一个大型“旅游团”以遍览名山胜迹。

    3. (3) 阅读第⑥段,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据史料记载 , 北宋都城汴梁和南宋都城临安就开设了数量众多的旅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