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0高三上·西城期末)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材料

    在大学里,牛顿了解了哥白尼、伽利略和开普勒等人的成果,他相信开普勒提出的行星按一定轨道运行的理论,但为什么会这样运动?牛顿对此反复思考。

    1665—1666年,牛顿为躲避瘟疫回到乡下。这两年他在物理、数学等领域的研究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伽利略于17世纪初制造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1668年,牛顿制作了第一架反射望远镜。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它用数学表达方式,将伽利略和开普勒等人提出的零散理论加以科学整理,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牛顿的多半时间都在剑桥大学的实验室里。当时英国皇家学会倡导的是以观察来验证科学概念的方法,而牛顿则将实验作为得出科学概念的主要途径。他说:“我是柏拉图的朋友,我是亚里士多德的朋友,可我更好的朋友是真理。”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从“继承与创新”关系的角度,阐释牛顿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原因。要求:体现“关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