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0高二上·丰台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兼爱

    《墨子》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1. (1)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譬之如医之人之疾者然 攻:治疗 B . 父而自利 亏:使受损失 C . 虽至大夫之相乱 家:家庭 D . 恶得不禁恶而爱 劝:鼓励
    2.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能治之 用亡郑以陪邻 B . 臣子不孝君父 人有是四端也 C . 故攻异国利其国 壹是皆修身为本 D . 使天下兼相爱 属皆且为所虏
    3. (3)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作者提出,圣人以治天下为己任,就要知道动乱的根源,否则就达不到目的。 B . 墨子认为正是由于人们“不相爱”,才造成伦理崩坏、抢劫偷盗、诸侯攻伐的现实。 C . 墨子认为只要人们“兼相爱”,就能消除乱象,使“君臣父子皆能孝慈”,天下大治。 D . 文章运用正反对比和例证法,由浅入深地论证了“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4. (4) 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①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

      ②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