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0高一上·西昌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公讳光,字君实,其先河内人,晋安平献王孚之后。王之裔孙,征东大将军阳,始葬今陕州夏县涑水乡,子孙因家焉。自高祖、曾祖皆以五代衰乱,不仕。祖讳炫,始举进士,没于县令。皆以气节闻于乡里。而天章公以文学行义,事真宗、仁宗为转运使,御吏,知杂事,三司副使,历知凤翔、河中、同杭、虢、晋六州,以清直仁厚,闻于天下,号称一时名臣。

    公自儿童凛然如成人七岁闻讲《左氏春秋》大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义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年十五,书无所不通。年二十,举进士甲科,改奉礼郎。以天章公在杭,辞所迁官,求签书苏州判官以便事亲,许之。未上,太夫人。未除,丁天章公忧。执丧累年,毁瘠如礼。

    公始进士甲科,事仁宗皇帝,至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始发大议,乞立宗子为后,以安宗庙,宰相韩琦等因其言,遂定大计。事英宗皇帝,为谏议大夫、龙图阁直学士,论陕西刺义勇为民患;及内侍任守忠奸蠹,乞斩以谢天下,守忠竟以谴死。事神宗皇帝,为翰林学士、御史中丞。西戎部将嵬名山欲以横山之众降,公极论其不可纳,后必为边患。已而果然。及王安石为相,始行青苗、助役、农田水利,谓之新法,公首言其害,以身争之。当时士大夫不附安石,言新法不便者,皆倚公为重。帝以公为枢密副使,公以言不行,不受命。乃以为端明殿学士,出知永兴军,遂以留司御史台及提举崇福宫,退居于洛十有五年。及上即位,太皇太后摄政,起公为门下侍郎,迁正议大夫,遂拜左仆射。公首更诏书以开言路,分别邪正,进退其甚者十余人。旋罢保甲、保马、市易及诸道新行盐铁茶法,最后遂罢助役、青苗。

    而公卧病,以元佑元年九月丙辰,薨于位,享年六十八。太皇太后闻之恸,上亦感涕不已。二圣皆临其丧,哭之哀甚,辍视朝。赠太师、温国公,襚以一品礼服,谥曰文正。官其亲属十人。公娶张氏,礼部尚书存之女,封清河郡君,先公卒,追封温国夫人。以元佑三年正月辛酉,葬于陕之夏县涑水南原之晁村。上以御篆表其墓道,曰忠清粹德之碑,而其文以命臣轼。

    (选自苏轼《司马温公神道碑》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公自儿童〳凛然如成人〳七岁闻讲《左氏春秋》〳大爱之退〳为家人讲〳即了其大义〳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〳 B . 公自儿童凛然〳如成人〳七岁闻讲《左氏春秋》〳大爱之退〳为家人讲〳即了其大义〳自是手不释书〳至不知饥渴寒暑〳 C . 公自儿童凛然〳如成人〳七岁闻讲《左氏春秋》〳大爱之〳退为家人讲〳即了其大义〳自是手不释书〳至不知饥渴寒暑〳 D . 公自儿童〳凛然如成人〳七岁闻讲《左氏春秋》〳大爱之〳退为家人讲〳即了其大义〳自是手不释书〳至不知饥渴寒暑〳
    2. (2) 下列对相关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晋授爵位之人。唐代始置进士科目,唐朝时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 B . “丁忧”,也称“丁艰”,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的人不准为官,如无特殊原因,国家也不可以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因特殊原因国家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叫做“夺情”。 C . “仆射”,官名,秦始置,汉以后延续。汉成帝建始四年,初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位仅次尚书令,职权渐重。汉献帝建安四年,置左右仆射。唐宋左右仆射为宰相之职。 D . 庙号,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所以,文中的“仁宗”、“神宗”是庙号。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司马光祖先是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司马光非常孝顺,因父亲在杭州任职,为了就近侍奉,辞去所任的官职,请求调任苏州,终因双亲离世,连续守孝服丧,未能成行。 B . 司马光是北宋名臣,侍奉过仁宗、英宗、神宗三位皇帝。他为政敢于进谏,坚持自己的主张,大力打击任守忠等奸恶之人。 C . 司马光极力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后遭外放,并曾经退居洛阳十五年。在被太皇太后起用后,迅速废除了许多新法政策。 D . 司马光逝世后,朝廷给予他高规格的丧仪,皇上亲笔用篆字书写碑名,将碑立在他的墓道上以示表彰,并让苏轼撰写碑文。
    4. (4) 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天章公在杭,辞所迁官,求签书苏州判官事以便事亲,许之。

      ②乃以为端明殿学士,出知永兴军,遂以留司御史台及提举崇福宫,退居于洛十有五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