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0·玉溪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标准统一的官方语言,被称为"雅言"或者"官话"。下表反映了历代官话的变迁∶

    西周

    官方语言以周天子所在地的河洛语为基础,融合古羌语之后形成西周雅言,随着周天子分封天下,被传播到了全国各地。

    东周

    周平王迁都洛邑(洛阳)后,洛邑的语言成固定而成熟的官方用语。

    秦汉

    汉代官话为“洛语”,洛语承袭了先秦时代的“雅言”。汉朝的汉语标准语称为“雅言”。

    魏晋

    西晋以“洛语”为官话。衣冠南渡后,“洛语”与中古吴语结合,形成了金陵雅音(官话)。

    隋朝

    以“金陵雅音”和“洛阳雅音”为基础,将其融合后形成了长安官音,也称秦音。

    唐宋

    “洛语”发展到了最高峰,达到了一字一音,周边国家皆学习洛阳官话。

    最初以蒙语为国语,后来汉语受到了蒙语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大都汉语”,元朝以此为官话,称为“天下通语”。

    以“中原之音”相对纯正的南京话作为官话。永乐帝迁都北京,“南京官话”随之北迁,成为北京语言的基础。

    最初以满语为国语,后“南京官话”和北京话融合并融入满族语音,形成了北京官话。雍正年间设立正音馆,以此为官方用语。

    材料二  1956年1月,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成立。当年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进一步明确了普通话的标准。随后,推普工作在学校、军队以及广播、出版、公共服务等行业广泛开展。国家还实施了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汉语方言的初步普查,举办了普通话训练班、普通话教学成绩观摩会、普通话教学广播等,帮助各地群众学习普通话、培养推普骨干。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的要求,我国继续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和汉语拼音方案,大力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推广普通话成为这一时期的首要任务。1982年,推广普通话写入《宪法》,在语言文字工作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综述》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官话发展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措施的重大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