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19七上·大邑期中) 秦朝(前221-前207)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人的祖先大费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舜赐其嬴姓。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丰功伟绩的秦始皇,被后人誉为“千古一帝”。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途中病死于沙丘,秘不发丧,在宦官赵高与丞相李斯的帮助下,秦始皇的第十八子胡亥即位。三年后,秦朝灭亡。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相应问题。

    秦始皇嬴政

    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秦朝统一文字

    秦朝统一货币

    秦朝统一度量衡

    灵渠

      万里长城

    秦俑

    材料一: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材料二: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不设置诸侯王,就没办法镇守)。请立诸子,唯上幸许(请皇上分封各王子功臣到那些地方去镇守,希望皇上能够恩准)。”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去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材料三:贾谊《过秦论》:“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材料四:章碣《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1. (1) 材料一中“六合”原意是指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扫六合”意思是指秦陆续灭掉了东方六国,让天下归于一统。请问秦灭的六国是指哪六个国家?
    2. (2) 阅读材料二回答,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的统一,秦始皇采纳了王绾的主张,还是李斯的主张?
    3.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写出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的几个重要措施。
    4. (4) 材料四中的“山东乱”指的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其起义的两位领袖人物是谁?这场农民战争爆发的地点在哪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