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0·绥化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当前,从国家多部门联合实施“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七项行动”并取得阶段性成效,到媒体呼吁根除我国科技领域中的“重物轻人”观念,再到企业高薪揽才被广泛认同,科技创新人才的话题日益受到关注。前不久,华为公司对8名2019届顶尖学生实行年薪制、给予高薪,就引发了舆论热议。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重视科技创新人才已成为社会共识。

        硬实力、软实力,归根结底要靠人才实力。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科学论文成果、发明专利、技术成果等科技产出持续增长,整体科技实力不断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在钱学森、朱光亚、邓稼先、王选等几代科学家带领下,广大科技工作者挥洒聪明才智、付出艰辛努力,推动我国科技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跨越,开创了“跟跑、并跑、领跑”并存的局面。今天,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人才培养和科技事业相互成就。统计表明,中国研发人员总量已连续6年稳居世界第一位。雄厚的智力储备,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中国科技爬坡过坎再上新台阶的重要底气。

        人是最具创新活力的因素,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进入信息时代,人才的作用更加突出。

        现实中,企业不惜成本高薪揽才,科研机构努力为科学家心无旁骛地做科研创造条件,这些既体现对人才的重视,也是追求高质量人才的必选项。但也应看到,面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与快速发展的高水平科研活动相比,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依然存在薄弱环节,特别是结构性人才缺口明显。这就需要我们注重人才结构,进一步将研发人员的数量优势升级转化为质量优势。

        打造高质量人才队伍,还应尊重人才成长规律。从根本上破除“重物轻人”等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解决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进一步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才能有效激发创新的积极性和活力。充分尊重人才创新创造的价值,建立起面向科研人员的合理激励机制,更多以市场机制来体现人才价值,才能让人在科研活动中的分量重起来、人本身的价值也跟着“重”起来,从而切实提升科技事业对优秀科研人才的吸引力。

        科技史表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今天,办好自己的事情,提升科技实力,应对全球科技竞争与挑战,亟待建设一支高质量人才队伍。更加充分尊重人才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作用,我们就一定能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创新局面,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不息的澎湃动能。

        (摘编自余建斌《引才聚才,为科技爬坡添底气》)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中,要拥有科技创新优势,就必须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 B . 我国科技“跟跑、并跑、领跑”并存的大好局面,是老一代科学家亲自开创的。 C . 企业高薪揽才,科研机构努力为科学家科研创造条件,体现了社会对人才的重视。 D . 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人才的创新创造价值,是打造高质量人才队伍的重要条件。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既看到我国人才的雄厚实力,又看到其薄弱环节,论证具有一定的辩证性。 B . 文章引用我国最高领导人的重要发言,阐明我国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意义。 C . 文章在论及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时,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向。 D . 文章按照提论点、析现状、提措施、明意义、展前景的顺序展开论证,层次清晰。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只是拥有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还不够,还要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 B . 因为重视科技创新人才是社会共识,所以华为公司给予顶尖学生高薪引发了热议。 C . 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短板,只要做好研发人员的数量升级,就会补齐短板。 D . 一流创新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宝贵财富,有了它,就有了快速度发展的不息新动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