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0·安徽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数字阅读指的是阅读的数字化,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阅读对象的数字化,也就是阅读的内容是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的,如电子书、网络小说、电子地图、数码照片、博客、网页等等;二是阅读方式的数字化,就是阅读的载体、终端不是平面的纸张,而是带屏幕显示的电子仪器,如PC电脑、PDA、MP 3、MP 4、笔记本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等等。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2020年中国数字阅读云上大会也正式上线开幕。今年的数字阅读大会主题是“e阅读,让生活更美好”,首次在云端举办突出了“5G+,新阅读,新体验”的办会方向。截至26日,云上大会参会人数超过2000万,可以说,云上大会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必要之举,更是适应数字阅读、适应未来发展的创新举措。

    大会期间,中国移动云VR携手咪咕中信书店打造的云上VR书店,突破了线下书店的物理空间限制,360°实景还原线下场景,让读者仿若身临其境,让阅读实现了全时空、全场景、全介质的交互,大大丰富了用户的阅读体验。

    “随着5G+技术的成熟与应用,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将是数字阅读行业的必然趋势。”咪咕数媒相关负责人认为,依托5G特性,更多细分及垂直的阅读领域得以萌发、进步。

    (摘编自新京报2020年4月24日,央广网2020年4月28日)

    材料三: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了《2019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总量达到4.7亿,人均电子书接触量14.6本,其中接触20本以上电子书占比53.8%,较去年上涨3.4%。2019年数字阅读用户在不同设备上,每天阅读一小时以上占比情况,手机为69.7%,电子书阅读器为44.5%,电脑为36.6%,平板电脑为32.9%。同时,白皮书还对比了2017年至2019年数字阅读行业收入结构以及2019年不同性别用户的数字阅读情况。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20年04月23日)

    材料四:

    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低于2018年的4.67本;而数字阅读的时长则有所上升。有三成以上的国民有听书习惯,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

    于是有人担心;人们越来越不爱看纸质书了吗?如果数字阅读率不断攀升,纸质书会不会消失?

    “这个降幅其实很小,并不能完全说明现在看纸质书的人越来越少。人们上网大多习惯使用手机,报纸和期刊因为时效性、短文章体裁等因素,更容易被快捷的手机网络、数字阅读取代,但纸质书一般是深度阅读,不容易被替换。”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分析说。

    大多数人选择数字阅读,似乎是快节奏生活方式下的必然趋势。人们忙于工作、学习,社交,柴米油盐和鸡毛蒜皮充满了整个生活,可利用的碎片时间少之又少。数字阅读非常适应快节奏的生活,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们的焦虑感。随着内容逐渐精品化,数字阅读作为一种新型阅读方式,呈现平稳、有序、快速发展态势。

    纸质书爱好者则认为,触手可及的真实性、阅读带来的满足感和独特的收藏价值都是数字化阅读无法给予的。大多数读者对纸质书有着长久的习惯和认同。如今社会浮躁,纸质书更客易让人进入平静、专注地沉浸式阅读,没有了其他社交软件的干扰。这也证实了为何在数字化阅读盛行时代,纸质书的需求量依旧庞大。

    (摘编自孙岱《纸质书会消失吗?》,光明日报2020年4月23日)

    1. (1) 下列不属于“数字阅读”的一项是( )
      A . 读者使用手机、笔记本电脑、iPad等电子仪器阅读世界名著。 B . 读者将博客、微信公众号里的精彩文章下载并打印出来阅读。 C . 读者从云端进入云VR书店,挑选、购买喜爱的知识内容与产品。 D . 读者在App上看订阅的报纸、杂志,并进行点赞、分享、评论。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2020年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在云端举办,一方面是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适应数字阅读、适应未来发展。 B . 数字阅读行业的发展趋势是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让读者仿若身临其境,让阅读实现全时空、全场景、全介质的交互。 C . 2019年女性在中国近5亿数字阅读用户中占比略高于男性,其中半数以上电子书接触量超过20本,且手机成为其阅读首选。 D . 2017年至2019年数字阅读行业收入中订阅收入仍为主体,但版权收入增幅明显。2019年男性数字阅读用户月均花费高于女性。
    3. (3) 数字化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方式时有变化。闲暇之余,你会选择哪种方式阅读?为什么?请结合材料内容和你的阅读实践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