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0·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

        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仲淹使陕西,辟掌书记。修笑而辞曰:“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修平生与人尽言无所隐。及执政,士大夫有所干请,辄面谕可否,虽台谏官论事,亦必以是非诘之,以是怨诽益众。修以风节自持,既数被污蔑,年六十,即连乞谢事,帝辄优诏弗许。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修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 , 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之终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注:①(嶷(yí)然)形容年幼聪慧。②(使)指范仲淹担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的职位。③(辟)征召,举荐。④(面赐五品服)指当面赐给他五品官的服饰。⑤(台谏官)御史台和谏院的官员。⑥(官书)官府公文。⑦(狱)案件。

    1. (1) 根据下面的对话内容,完成相应的填空。

      小明:古代很多文人从政都有被贬官的经历,文中范仲淹、欧阳修就被贬了。

      我:是啊。古代对贬官的表达多样,除了“贬”外,短文中也表示贬谪的意思。

      小明:这叫多字表一意,那应该也有一字多义的情况吧?

      我:有呀,比如“修笑而辞曰”的“辞”,意思是 , 我们学过的“旦辞爷娘去”的“辞”却是“告别”的意思。

      小明:我发现虚词的用法比较多,比如“以荻画地学书”中的“以”是的意思,《岳阳楼记》中“属予作文以记之”的“以”却是“来”的意思。

      我:古代还有很多字,意思和现代不同,比如“未尝及文章”的“尝”,意思是 , 现代大多是“品尝”的意思。

      小明:看来我们得好好积累文言词语。

    2. (2) 下列对于文中欧阳修的事迹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欧阳修四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一直是他母亲教育他成人。 B . 因范仲淹被贬之事,欧阳修写信谴责高若讷,结果高若讷状告皇上,欧阳修被贬夷陵县。 C . 欧阳修论事直截了当,敢于说真话,所以树敌众多,经常被人诋毁。 D . 欧阳修同学者经常谈论文章和政事,认为文章可以修身,政事则涉及百姓的利益。
    3. (3)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结合这句话,分析欧阳修拒绝范仲淹征召的原因。

      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

    4. (4) 曾国藩说:“古人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最难,自周汉以后,罕见德传者。”立德,即树立德行,欧阳修是否符合立德的标准?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