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19高一下·孝感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书法不仅具有外形美,更深刻反映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审美标准和价值追求,承载着教化一方和正民化俗的使命。历史上的优秀书家往往不仅有入木三分的字内功夫,更有纵贯历史、折服众人的“字外功夫”。“字外功夫”指人的内在修养,即一个人的人生阅历、生活积累、学识修养、道德情操、心灵境界等书法技巧之外的,与修身进德、安身立命相关的功夫。涵养字外功夫是通达本源、升华精神境界的关键。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大多一生在以儒释道为基础的优秀传统文化中熏陶、磨炼,涵养了深厚的字外功夫。

        一些书家肩挑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在繁杂的公事案牍中写家国情怀。如“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的虞世南不仅书名显著,而且被唐太宗赞为博闻、德行、书翰、词藻、忠直五善俱全;颜真卿作为盛唐书坛领军人物,其人忠肝义胆、视死如归,其书则大气磅礴、雄浑刚健,尽显浩然之气。一些书家将禅宗思想应用于艺术创作中。如苏轼以“物我相忘”的超然境界应对人生打击,不断涤荡心灵上的尘埃,通过智慧将逆境化为前进的阶梯。他推崇平淡天真的艺术品格,在禅宗“不役于物”思想的影响下,创作进入更加自由的艺术之境,故而得以写出传世之作。一些书家结合道家阴阳二气探析书法神韵。如王羲之曾在《记白云先生书诀》中指出:“书之气,必达乎道。阳气明则华壁立,阴气太则风神生。把笔抵锋,肇乎本性。”他对心性与道相合的追求,使其书法达到了清雅脱俗的境界。可见,书者的字外功夫是字内功夫的根本,字内功夫不仅是苦练的结果,更是身心修养功夫的外化。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立本固基,才能行稳致远。因此,真正的习书者不只要在纸上磨,还要“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习书者可以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修身方法,实现“心正”而后“笔正”。此外,多读传统经典,提升人文素养。阅读经典不仅可以洗涤心灵,提升德行,还可将其中的道理应用于社会实践。当心中汇聚了百家思想,通达了古今之理,我们的行为举止便会增加厚重的历史感和现实感。当一个人德行兼备时,其书法也会因修养提升而精进。

        由艺臻道,提升生活品位和审美情操。“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掌握一门艺术是提升学习兴趣和修身境界的重要方法。孔子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种层面的艺术是以道为本、超出纯粹技术要求的艺术。以练习书法为例,临摹名帖时,法帖的轮廓和神韵会潜移默化地塑造我们当下的心境。不断临帖的过程,其实就是与古人神交的过程。在笔、纸、手、心长时间的磨合中,以前粗糙的书写方式逐渐被破除,性情中焦躁、杂乱的习气也会被削弱,静谧的书香墨海能渐渐陶冶出精神之光。“旧我”不断褪色后,温文尔雅的君子形象将卓然而立。

    (摘编自2018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王树平《涵养字外功夫》)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书写艺术,能折射出书者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 B . 书法的字外功夫是指人的内在修养,即与书者修身进德、安身立命相关的功夫。 C . 习书者须立本固基,当他德行兼备时,其书法技艺水平也会因修养提升而精进。 D . 习书者临摹名帖就是与名家神交的过程,让名家温文尔雅的君子形象卓然而立。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主要运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法,论述了书家要加强字外功夫的涵养。 B . 文章以虞世南、颜真卿、苏轼等名家为例,论述了其书法作品都折射出家国情怀。 C . 文章以层进式结构展开,不仅论述了为什么要涵养字外功夫,也论证了怎样涵养。 D . 文章引用王羲之语句,阐明了他书法的清雅神韵得益于他对心性与道相合的追求。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书法具有独特的审美标准,只在历史上具有教化、正民化俗的社会价值追求。 B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涵养字外功夫,只要多读传统经典就能创作出优秀书法作品。 C . 苦练字内功夫是学习书法之基础,修炼字外功夫是学习书法之本,二者不可或缺。 D . 学习中国书法贵在“务本”,修炼身心就能知道怎么写,即“在事上磨”就能立得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