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近代中国工业化不是对西方生产方式的原样移植,存在着一条立足本土、工农

    结合、土洋结合进而现代化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真正成为中国工业化推动者的是清政府,它以洋务派为代表。他们无论是办军事工业,还是民用工业,其主导产业为钢铁、矿产、铁路……即当时所谓的“机器矿路”。这是符合工业发展本身规律的,这些产业部门亦能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影响。……此外,甲午战争前,……广大的手工业者和工场主起了切实的和重要的作用。他们使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方式有了自己本身的特征。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

    材料二  西洋棉货的大量进口与沿海大城市新式纺织厂的兴起,使得乡村各种副业生产的相对利益发生巨大变化。机纱之供应诱导出一些新的手工业,例如针织品及编花边。不过,最主要的影响是使农户把用于手工纺纱的劳动力移至手工织布。……随着手工纺纱衰落同时发生的是手工织布的勃兴。新式织布机为手织机提供了许多改良的启示,结果手工织布的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尽管有洋布与国产机织布的强烈竞争,手工织布始终未丧失其为最有利的农村副业的资格。

    ——赵冈、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

    材料三  1913及1930年中国机器纱线产量及消费量统计表 (单位 :磅 )

    1913年

    1930年

    本国纱线产额

    200 000 000

    982 070 800

    进口纱线额

    358 000 000

    22 616 000

    出口纱线额

    43 987 064

    机器织机消费量

    15 000 000

    206 913 532

    手工织机消费量

    543 000 000

    753 786 204

    ——摘编自彭南生《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模式》

    请问答:

    1. (1) 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发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影响。
    2. (2) 近代工业化对传统农村经济具有解构与重建的双重作用。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具体表现,概括近代工业化对农村副业生产带来的有利变化。
    3. (3) 据材料三,分析这一时期我国棉纺织业各部门的发展状况。综合以上材料,请你简要谈谈从近代中国工业化历程中得到的借鉴价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