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禹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

更新时间:2018-05-27 浏览次数:286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单选题</b>
  • 1. 近年,国家不断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率,几乎实现了全民覆盖: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0%、70%、75%,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不断提高……在保障人民病有所医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医疗支出负担。这表明(    )
    A . 国家立法机关维护和保障人权 B . 国家行政机关维护和保障人权 C . 国家审判机关维护和保障人权 D . 国家检察机关维护和保障人权
  • 2. (2018八下·阳江月考) 201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第一条有“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字眼。这表明(    )
    A . 宪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 B . 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 C .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 . 只有宪法才具有约束力和强制性
  • 3. 现实生活中,我们要自觉履行法定义务。下列言行中能够体现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是(    )
    A . “听说你父亲病了,你去看看!”“这与我无关,我是领养的!” B . “时间过得真快,又该缴税了。”“让我想想怎样少交点税。” C . “征兵工作又开始了。”“我符合条件,明天我就去报名。” D . “妈,开学得交一些书本费了。”“我与你爸离婚了,向他要去。”
  • 4. 2017年11月12日上午,南京在奥体中心东门广场举行第十届见义勇为宣传日活动,204名个人和十个群体受到表彰和奖励。他们当中,有面对持刀歹徒英勇搏斗并将其制服的六合群众付小春等人,有不顾个人安危协助警方抓捕犯罪嫌疑人的宋飞、毛友亮等“90后”青年,也有勇救落水女子的渡口职工李作振等人。他们用实际行动和平凡壮举,维护了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表明(    )
    A . 权利就是义务,义务也就是权利 B . 公民履行义务就能获得各种荣誉 C . 法律规定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犯 D . 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
二、<b >多选题</b>
  • 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要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这是因为(    )
    A .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B . 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C .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保证宪法实施就能保障其他法律的实施 D .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 6. 国家安全不仅关乎国家的兴亡,还关乎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维护好了国家安全,既能保护国家利益,也能保护个体利益。维护国家安全包括(    )
    A . 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 B . 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 C . 社会秩序不被破坏 D . 人民权利不被侵犯
  • 7. 十八大以来,反“四风”、反腐败力度不断加大,党中央在打“虎”马不停蹄的同时,拍“蝇”也不遗余力。这意味着对腐败的“零容忍”,也意味着权力固然有大小之分,但行使再微小的权力也不能任性。因为腐败也是有“进化论”的,今天的“大老虎”就是昨天的“小苍蝇”。只有将无论多小的权力都关进笼子,让人们时刻保持警醒的状态,才能将腐败扼杀在摇篮里。为了避免权力任性(    )
    A . 必须对权力的行使进行制约 B . 必须对权力的运行进行监督 C . 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D . 行使国家权力必须符合法定程序
  • 8. 2017年2月28日,韩国乐天集团自从与韩国国防部签署“萨德”换地协议以来,就受到我国各地民众的强烈抵制,有人打着“抵制韩货”的口号进行“打抢烧”,这种行为受到人们的指责。这说明公民在行使权利时(    )
    A . 可以随心所欲 B . 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他人合法的权利 C . 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 D . 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
三、<b >辨析题</b>
四、<b >非选择题</b>
  • 10. 2017年9月13日,《北京青年报》报道,十年间,中央、北京市密集出台相关资助政策措施,已建立起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制度上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北京市按照“政策导向明确、财政加大投入、经费合理负担、多元混合资助、各方责任清晰”的基本原则,结合地方实际,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新资助政策,相继研究出台了一系列实施意见和管理办法,资助困难学生。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 (1) 这些举措维护了公民的什么权利?它是怎样的一种权利?
    2. (2) 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我国公民的这项权利?
    3. (3) 从这些举措中,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 11. 2016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三个国家宪法日,其主题为“学宪法 讲宪法”,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宪法,小凯所在的九年级(2)班准备到附近的社区开展一次宣传活动。
    1. (1) 九年级(2)班的同学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宣传宪法?写出一种即可。
    2. (2) 如果你是小凯,你准备向社区居民宣传有关宪法的哪些内容?
    3. (3) 作为中学生的你,应该怎样维护宪法尊严?
  •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中学正在开展“我是中国公民”宣誓活动。庄严的国歌奏唱结束后,在领誓人的带领下,全体师生面对国旗,郑重宣誓:“我始终户人民共和国公民!我庄严宣誓:终于我的祖国和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履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名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守法、知礼的中国公民!”

    材料二:201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正式实施。该法第一百八十五条明确规定:“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前些年,因保护英烈权益和尊严的法律基本处于缺位状态,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学术研究”的幌子,罔顾事实,戏说、质疑、丑化、抹黑、诋毁英烈。近两年发生的“狼牙山五壮士名誉侵权案”,“邱少云名誉侵权案”,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和谴责,违法行为人都被追究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1. (1) 作为中国公民,我们为什么要遵守宪法和法律?
    2. (2) 遵守宪法和法律,我们应该怎么做?
    3. (3) 材料二启示我们应该如何依法履行义务?
  • 13.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最近某校准备围绕“践行宪法”这一主题举行一次研讨活动,请你参与进来,与他们一起完成下列任务:
    1. (1) 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
    2. (2) 青少年为什么要自觉践行宪法?
    3. (3) 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该如何践行宪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