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清流一中高一第一阶段考历...

更新时间:2016-12-17 浏览次数:316 类型:月考试卷
一、<b >选择题</b>
  • 1. 一位西方学者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而忽视名所反映的实质是(   )

    A . 分封制影响深远 B . 宗法观念浓厚 C . 个人意识淡漠 D . 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 2. 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

    A .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 . 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C . 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D . 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
  • 3.

    下面的漫画作品能够显示的关于秦朝历史信息不准确的是(   )

    A . 实现了国家统一 B . 确立了君主专制体制 C . 实行分封制 D . 建立了三公九卿体制
  • 4. 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   )

    A . “世胄嗫高位,英雄沉下僚” B . “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C . “立嫡以长不以贤” D .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 5.

    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

    A . 三哥 B . 四哥 C . 大哥 D . 二哥
  • 6. “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

    A . 分封制 B . 宗法制 C . 郡县制 D . 三省六部制
  • 7. 由于血缘关系的亲疏不同,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宗法等级序列应该是(   )

    A . 周王——卿——诸侯——士 B . 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C . 周王——诸侯——士——大夫 D . 周王——大夫——士——卿
  • 8. 据说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其中的“封建”指的是(   )

    A . 实行分封制 B . 进行封建改革 C . 实行宗法制 D . 任人唯亲
  • 9. 《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本义是宗庙。这说明维系宗法制度的纽带是(   )

    A . 地域关系 B . 血缘关系 C . 信仰关系 D . 财产关系
  • 10. 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   )

    A . 世袭制 B . 民主选举制 C . 嫡长子继承制 D . 余子分封制
  • 11.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

    A . 周天子分封天下 B . 秦始皇兼并六国 C . 秦始皇推广郡县制 D . 汉武帝开拓疆土
  • 12. “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这句出自班固《汉书》的话,表明了秦统一的意义是:(   )

    A . 建立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 . 使人们脱离了弱小诸侯国的统治 C . 为我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D . 使人民的生产生活有了安定的社会环境
  • 13.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

    A . 中央集权制建立 B . 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 C . 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 D . 王位世袭制确立
  • 14. 江浙行省作为常设的地方行政机构最早开始于:(   )

    A . 唐朝 B . 宋朝 C . 元朝 D . 明朝
  • 15. 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后,中央限制行省长官权力的方法不包括:(   )

    A . 省官互迁 B . 监察监督 C . 定期觐见 D . 密折奏事
  • 16. 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和创设行省制的朝代分别是(   )

    A . 秦朝和唐朝 B . 秦朝和隋朝 C . 秦朝和元朝 D . 唐朝和元朝
  • 17.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A .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 .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 .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 .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 18. 秦朝官员的下列权限中,属于丞相的是(   )

    A . 主管国家财政 B . 主管国家军事 C . 协助皇帝处理政事 D . 负责监察系统
  • 19. 两汉皇权对相权的成功削弱主要表现在:(   )

    ①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②汉武帝起用布衣为相③汉武帝把属于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归属外朝④汉武帝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丞相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 20. 唐代中央设三省。唐初,三省的最高长官者是宰相。后来,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统治者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

    A . 提高官员地位,完善中央集权 B . 扩大民主权利,让更多的人参政议政 C . 分散相权,防止相权过重难以控制 D . 分散相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 21.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明太祖制定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   )

    A . 让子孙后代有章可循 B . 让“群臣”监督皇帝 C . 加强君主专制 D . 精简政府机构设置
  • 22. 当看到电视剧中出现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的场面时,我们知道这一场景最早出现在(   )

    A . 努尔哈赤统治时期 B . 皇太极在位期间 C . 康熙帝亲政时期 D . 雍正帝在位时期
  • 23. 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会在“军机处”景点看到这样的文字说明:“军机处一日日称:……接折(阅读奏折)——减免(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

    A .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B . 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C . 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 . 纵论军机,谋划战事
  • 24. 从明朝设置内阁到清朝设置军机处,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   )

    A . 君主专制的日益加强 B . 相权的日益加强 C . 中央官员职位增多 D . 中央机构的精简
  • 25. 列强在19世纪上半期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 . 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B . 列强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 C . 当时中国正值封建社会末期,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 D . 中国是当时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 26. 最先打开中国国门,把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国家是:(   )

    A . 英国 B . 法国 C . 美国 D . 俄国
  • 27. (2017高二下·高青期中) 以下图片资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最能说明“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中偏离轨道的插曲”这一观点的是(    )

    A . B . C . D .
  • 28. 中国第一批被迫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主要分布在(   )

    A . 京津地区 B . 江浙地区 C . 长江沿岸 D . 东南沿海
  • 29. 1861年,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信中怒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   )

    A . 英国军队 B . 法国军队 C . 英法联军 D . 八国联军
  • 30. 下列关于中日甲午战争双方海军的决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中日甲午战争双方海军的决战是威海卫战役,邓世昌英勇作战,与舰同沉 B . 中日甲午战争双方海军的决战是威海卫战役,李鸿章指挥舰队英勇作战 C . 中日甲午战争双方海军的决战是黄海战役,邓世昌英勇作战,与舰同沉 D . 中日甲午战争双方海军的决战是黄海战役,李鸿章命令舰队“避战自保”
二、<b >综合题</b>
  • 31. 加强地方行政制度的建设并进行制度创新,有利于促进国家的统一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狩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二

    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分封国家和国王,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中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叙述的是什么政治制度?材料一中的诸侯对天子应承担哪些义务?

    2. (2) 材料二中秦始皇推行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与材料—相比,这种制度在管理形式和官员任命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填写元朝地方机构和主要职能简表。

      中央机构

      地方机构

      主要职能

      中书省

      主管政务

      枢密院

      行枢密院

      御史台

      行御史台

      主管监察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元朝地方行政制度产生的影响。

  • 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数不胜数。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二

    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三

    恩格斯1893年10月10日给俄国友人尼·丹尼尔逊复信中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违反国际公法、惨无人道“屠杀我同胞”的典型例证。

    2. (2) 根据材料二,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试作说明。

    3. (3) 通过19世纪末和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说明材料三观点的合理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