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8年高考政治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专题10 哲学思想...

更新时间:2018-04-09 浏览次数:284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17·天津) 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到哲学时说:“哲学很重要,很多学问做深了,都会碰到哲学问题。数学是这样,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都是这样。所以科学家一定要研究一点哲学,要懂哲学。”他之所以这么讲,主要是因为(  )
    A .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B .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 . 哲学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D . 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
  • 2. (2017高三上·南京月考)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结构中,人们重视家庭的团聚、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和谐。受其影响,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浓厚的“尚圆”思维,讲究圆满、圆融、圆通,花好月圆、团团圆圆等也成为普通中国人的美好追求。由此可见( )

    ①传统文化对社会变革有深刻影响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改造世界         ④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3. (2017·新课标Ⅰ) 某科技创业园区创建了集创业者、专家等多种资源于一体的创新平台——“零工社区”。各类专家以“打零工”的方式回答、解决创业者提出的问题,创业者通过与专家交流,获得信息资源,把创新思路转化为产品,提高了创业成功率。“零工社区”推动创新创业发展得益于(  )

    ①专家及时回应和解答创业实践中的新问题

    ②创业者用直接经验检验专家的间接经验

    ③专家及时把创业者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的理论

    ④创业者善于把创新认识转化为创业实践成果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4. (2017·新课标Ⅰ)   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上述论断包含的哲学方法论是(  )

    ①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以创新意识作为实践的出发点

    ③从一般到个别、再到一般的认识方法

    ④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5. (2017·天津) 内蒙古兴隆沟遗址出土的陶人,是目前所知形体最大、形象最逼真、表情最丰富的红山文化整身陶塑人像。专家依据发现陶人的区域、供奉的房间以及服饰佩戴,确定这尊陶人的身份是红山文化晚期的巫者或王者,并将其称为“中华祖神”。这一研究成果反映了(  )
    A .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可以揭示历史之谜 B .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一个理想的事物 C . 人的认识受自身立场、观点、方法等因素的制约 D .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
  • 6. (2017高三上·海安月考) 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首次用实验证实了“量子纠缠”现象的存在。科学家们设想,如果把“量子纠缠”原理用于通信,将极大提高通信的安全保密程度。为此,我国积极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并于2016年8月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这表明(    )
    A .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 . 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 . 客观物质世界是科学精神和理念的外现 D . 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 7. (2017·新课标Ⅱ) 2016年9月,袁隆平领衔的超级杂交稻第五期攻关项目第二次测产验收在湖南某地进行,攻关品种“广湘24S/R900”的测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未能通过验收。面对失败,袁隆平坦然接受。这一事例反映的认识道理是(  )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②认识主体对于获得真理性认识没有影响

    ③不成功的实践对认识的发展没有价值

    ④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8. (2017·新课标Ⅲ卷) 恩格斯指出,认识中“不仅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对这种认识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②认识的局限性意味着达不到真理性认识

    ③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使认识呈现为封闭式循环运动

    ④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的无限性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9. (2017·北京)

    熊猫光伏电站(下图)属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推广项目,是根据一位中学生的独特创意设计的。收个熊猫电站正在中国山西打通建设,该电站主题外观被设计成熊猫图案,由黑色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和白色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组合而成。这启示我们(    )


    ①抓住事物的特点,有助于发现清洁能源推广的新形式
    ②青少年关心和思考现实问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③充分发挥能动性,能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无限自由
    ④思维创新是青少年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0. (2017·北京) 太空科技助力“健康中国”。“天舟一号”上开展的太空干细胞实验,旨在更细致地解释人体干细胞定向分化为骨细胞的过程,该研究有助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治疗。医学科技的探索不局限与地球表面,也能在太空中开展,这表明

    A . 人类意识来源于可观对象,他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 B .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主观性,但需要依赖于客观实践 C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发展能为认识深化提供新条件 D . 掌握和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才能促成认识的发展
  • 11. (2017·江苏) 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代驾、陪购师、网络主播等新兴职业。这些新兴职业在给社会带来效率或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规范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刻不容缓。由此可见(    )

    A .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 .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C .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D .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12.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这一重要论述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由此可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  )

    ①必须把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作为引擎      ②要敢于突破原有理论的适用条件

    ③要注重研究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      ④必须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3. (2017高一下·唐山期中) 18世纪的法国爆发了世界瞩目的启蒙运动,启蒙大师们高举自由、平等、人权和理性的旗帜,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神学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为法国大革命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这说明(    )

    A . 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是社会革命的先导 B . 哲学革命是法国和德国革命的导火索 C . 马克思主义哲学推动时代的进步,指导社会变革 D . 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 14. (2017高二下·阳江期末) 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打破。这启示我们(    )
    A . 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 B . 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过真理性认识 C . 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 . 真理适用于任何历史条件和范围
  • 15. (2017高二下·襄阳期中) 肝癌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某科学研究小组通过深度测序技术对肝癌进行组学分析,发现人体内一种名为microRNA-199的基因,其表达高低与肝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并证明它能够靶向抑制促肝癌激酶分子PAK4,从而显著抑制肝癌生长。该发现将为肝癌生物治疗提供新方法。这说明(    )

    ①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②离开了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建立在人类正确认识基础之上的

    ④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方向转化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6. (2017高三上·珠海期中) 十九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这一论断蕴含的哲理(    )

    ①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把握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坚持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④坚持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7. 由于人类对药物的滥用,使细菌迅速适应了抗生素的环境,各种超级细菌相继诞生。由超级细菌引起的感染,抗生素无法控制,最终导致病人死亡。材料反映了(   )。

    ①意识具有盲目性,不利于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人类对药物的滥用,改变了细菌的运动规律

    ③人类对细菌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④联系具有客观性,超级细菌的出现也是客观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8. (2016高二上·桂林期中) 爆发于非洲的埃博拉疫情以其蔓延速度快、死亡率高震惊了世界,世界卫生组织也集中力量加快对此疫情的研究,经过不懈努力,2014年10月科学家终于发现了对抗埃博拉病毒的抗体。上述材料说明(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思维能够直接创造存在

    ③思维对存在具有反作用 

    ④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19. 5年前,第一辆由3D打印机“打出来”的汽车问世;4年前,飞机首次被“打印”而成;1年前,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成功地为一名12岁男孩植入了3D打印脊椎,属全球首例……今天,3D打印技术正在打破人类的想象,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表明(  )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科学实验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④真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20. (2017高三上·高台月考) 对“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理解正确的是(    )
    A . 真理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B . 在真理面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C . 任何人都必须承认认识的真理性 D . 在对同一对象的不同认识中,真理只有一个
二、材料分析题
  •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教育部决定2017年春季教材将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抗日战争是以8年算,还是以14年算?一直以来,这是历史学者讨论的热点问题。2011年,在纪念九一八事变80周年时,《人民日报》刊登社论,提出了“14年抗日战争”的概念;2014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可见,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话语转换,而是对历史最客观、最公允、最权威的评价。在全国大中小学教材修改这一历史概念到底有何深意?李宗远说,14年抗战史能够最大程度地将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流血牺牲的烈士,囊括到民族英烈的范畴中来。这是对民族脊梁、抗战英灵最重要的告慰和尊重。张玉来说,14年抗战史的书写,有助于国内国际抗战史研究领域能够更好地进行对接。譬如日本著名学者江口圭一与家永三郎等,都将中国抗日战争起点定位于1931年。这样的呼应是对日本国内勇于正视历史、反省罪行的有识之士的一种肯定,有助于警醒各国牢记历史、珍惜和平。张玉来认为,应以此次教材修改为契机,进一步研究梳理抗战史,消除近年来“抗日神剧”等历史泛娱乐化所造成的认识混乱以及价值观扭曲,加强对青少年乃至全社会的历史传承,积极正本清源。

    1. (1)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说明“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的依据。

    2. (2)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2017年春季教材将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 (3) 若你班举行班会,就消除近年来“抗日神剧”等历史泛娱乐化所造成的认识混乱以及价值观扭曲进行讨论。请你就班会主题写出自己的发言提纲。

  • 22. (2017高三下·河北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教育部通知,从2017年春季开始,在大、中、小所有学段、所有学科、所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材中,将中国人民“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把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落实到学生教材当中去。

        史学专家根据大量史实研究发现:1931年9月18日发生在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就承担起独立领导中国抗日斗争的壮烈使命并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东北抗日联军进行了英勇殊死的斗争,其他一些中国军队也在奋起抵抗;中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爱国华侨也积极支持和参加抗战。中国人民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让中国人的物质、精神、鲜血和生命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因此,“14年抗战”的概念更科学,过去“八年抗战”的概念仅是指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开始的全国性抗战,只是十四抗战中从局部抗战进入到全面抗战的一个阶段。

        我们修正历史概念,不是记住仇恨,而是要呈现历史本来面目,客观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反映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特殊贡献和巨大牺牲,警醒日本右翼、维护世界和平;是为了让中国人民铭记血泪史、屈辱史和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斗争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爱国热情、凝聚民族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顽强奋斗、奋发图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 (1) 据材料,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教育部要求大、中、小学校教材一律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抗战”的主要原因。

    2. (2)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传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把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落实到学生教材当中”的重要意义。

    3. (3) 设计一次“我为抗日英雄致敬”的主题班会,请写明这次班会的设计目的和主题思想,以体现你的核心素养和正确价值追求。(每项内容控制在10至20个字之间)

  • 23. (2017高三下·鞍山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36年10月,长征胜利结束。长征以其历时之长、行程之远、敌我力量之悬殊、沿途环境之恶劣,在中外军事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更为我们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材料一: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始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朝着这个伟大理想前行。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确立。长征途中,红军面临着凶恶残暴的追兵阻敌,面临着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还面临着同党内教条主义错误思想的激烈斗争。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是我们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打开新局面最重要的保证。

    材料二:伟大的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长征胜利对我们“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的启示。

    2. (2) 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一谈如何践行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3) 某校高三一班召开“弘扬长征精神”主题班会,请从高中生的角度为学生发言拟定两个要点,并简述理由。

  • 24. (2016·四川模拟) 中共中央2015年10月发布《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文艺繁荣发展大计”垒基砌阶、立柱支梁。

    材料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为鸿篇巨制、精品佳作的产生提供条件和土壤,为作家、艺术家们的创造性劳动输送养料和激发灵感,使我国的文艺创作者形成充沛的创作激情和旺盛的艺术生产力,涌现了一大批人民喜爱的优秀作品,呈现出百花竞放、蓬勃发展的生动景象。

    材料二:《意见》提出,把面向基层的公益性文化活动、重大文艺项目纳入公共财政预算。依法管理文化市场,深化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强文化市场执法,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改革和完善有利于文艺繁荣发展的酬劳和奖励办法。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论知识,阐释我国文艺“呈现出百花竞放、蓬勃发展的生动景象”的原因。

    2.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意见》所提要求在促进文艺发展中的作用。

    3. (3) 结合材料,请你就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 25. (2016·重庆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4月3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中国装备“走出去”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座谈会。他强调,要推动中国外贸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总理说,所谓“优进”,就是从我国的长远和根本利益出发,根据国情,有选择地进口紧缺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重要零部件。而所谓“优出”,就是不仅要出口高档次、高附加值产品,还要推动产品、技术、服务的“全产业链出口”。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实施沿海发展战略一个很重要的举措是“大进大出”。这一战略有力支撑了中国经济30多年高速的发展,造就了今天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但必须看到,国际市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也需要顺应这种变化,转变自己的发展方式。过去那种‘大进大出’的老路已经难以为继。”总理说,“要加大支持中国装备‘走出去’,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新策略、使我国对外贸易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促进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1. (1) 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中国外贸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体现了什么样的哲学思想?

    2. (2) 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回答我国外贸为什么要从沿海发展战略的“大进大出”转向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新策略的“优进优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