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8年高考政治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专题8 文化的作用...

更新时间:2018-03-29 浏览次数:233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17·新课标Ⅱ) 近年来,大批中国游客到俄罗斯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斯莫尔尼宫、列宁墓等,感受俄罗斯红色文化的魅力。同时,毛泽东故居等中国红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俄罗斯人的喜爱。中俄两国之间红色旅游发展得益于两国的红色文化(  )

    ①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因素

    ②是满足两国民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资源

    ③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具有鲜明特色

    ④规定着各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A . ① 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 ④
  • 2. (2017高三上·南京月考) 2016 年 11 月 30 日,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获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此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在今天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意义不大”。如果请你反驳这种观点,下列可能用到的关键词最合适的一组是( )
    A . 文化平等 文化差异 文化交融 B . 文化借鉴 文化包容 文化繁荣 C . 文化影响 文化传承 文化自信 D . 文化传播 文化市场 文化自觉
  • 3. (2017高二上·莆田期末) 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的史诗,引起强烈反响。这表明(    )

    ①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

    ③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

    ④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2017·新课标Ⅱ)   2016年9月,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京上演。该剧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气息,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演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这表明(  )

    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②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

    ③只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

    ④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 ④
  • 5. (2017·天津) 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和洒脱。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透过汉服文化可以感悟到(  )

     ①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

     ②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③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6. (2017·新课标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世界一流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世界第一颗量子通讯卫星“墨子号”遨游太空,5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世界领先,“蛟龙号”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新的世界纪录,超级计算机排名稳居世界第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  )

    ①凸显了科学素养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

    ②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

    ③强化文化的统一性、缩小文化的差异性

    ④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2017高三上·南京月考) 在一些旅游景区,国内外的许多标志性建筑如天坛、鸟巢、兵马俑、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等,经常被照搬、模仿或抄袭,山寨景观多次出现。对此类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 . 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B . 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C . 需要通过文化创新去改变 D . 发展了国家倡导的大众文化
  • 8. (2017·江苏) 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今天要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就要(    )

    A . 超越生活、改变社会 B . 立足实践、扎根生活 C . 继承传统、满足大众 D . 博采众长、海纳百川
  • 9. 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老去。”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下列诗句与之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

    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②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③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A . ①④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③④ 
  • 10. (2017高二上·定州期中) 2017年3月13日“百万大学生看武汉”活动启动,百万大学生将有机会免费参观、游览武汉多个著名景点。参加该活动,一方面可以了解更多人文历史,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审美情趣。这表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②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参加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使人获得一定的知识,而且能够提高人的审美水平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1. (2017高三上·朝阳期末) 读书、看戏、听讲座、广场舞,无论身在繁华都市还是普通村镇,人们乐于用各种文化活动填补闲暇时间;插花、茶艺、琴艺等更为精致的“雅生活”也在普通百姓中悄然兴起。为此,政府应该承担的主要责任是(    )
    A .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保障人民文化权益 B . 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C . 提供多样文化产品,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D . 培育文化创新人才,倡导经典高雅文化
  • 12. 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人们乡愁的寄托。推进城镇化建设要突出独特的村居风貌、传统的风土人情和田园风光,尊重农耕文明,搞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这样做是因为(   )。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传统村落具有明显的文化区域特征

    ③乡土文化是优秀文化的集中表现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3. (2017高二上·莆田期末) 一支笔、一把刀、一张牛皮、几种颜料、伏案一番精工细雕后,一位绝世美人便跃然形成,这就是中国的皮影艺术。艺术大师陈玉玲改变传统皮影雕刻人物面部呆板和千篇一律的风格,结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大胆创造出更加鲜活的人物造型,深受观众喜爱。这表明(    )

    ①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推动着皮影艺术的创新

    ②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推动了文化产品创新

    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使皮影艺术焕发了活力

    ④文化创新要适应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新变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2017高二上·大庆期末) 改编自清末“女首富”周莹真实故事的传奇女性大剧《那年花开月正圆》圆满收官。该剧全景式地展示了诚实守信、千金一诺,以忠厚著称的秦商精神,揭示了秦商成功背后的文化内核。这反映了(    )
    A . 商业贸易促进文化发展 B . 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C . 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D . 商帮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集中表现
  • 15. (2017高二上·清流期中) 行酒令是筵宴上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最早诞生于西周,完备于隋唐。“飞花令”就是古时候人们经常玩的一种行酒令游戏。2017年春节连续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让“飞花令”焕发了生机。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源于其特有的包容性

    ②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引发了华夏儿女的强烈共鸣

    ③传统文化内容与形式的创新焕发了新的生命

    ④新的文化传播方式是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创新的基本途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6. (2017高三上·泰州月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华严经》中的名句,大意是“只有坚守本心信条,才能德行圆满。”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也不止一次告诫全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在今天更有分量也更有意义。材料说明(    )

    ①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和相对的稳定性

    ②传统文化的内涵因时而变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17. (2017高二上·衡阳期中) 唐代书法家李邕说:“似我者俗,学我者死。”郑板桥提出:“未画以前,不立一格;既画以后,不留一格。”这表明(    )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③是否标新立异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

    ④文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8. (2017高二上·泉州期中) 2017年7月8日厦门鼓浪屿申遗成功,成为中国第52项世界遗产项目。鼓浪屿入遗是基于(    )
    A . 保护鼓浪屿文化—民族情感集中表达—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民族凝聚力 B . 保护鼓浪屿文化—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繁荣世界文化 C . 保护鼓浪屿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标志—研究中国文明演进—传承民族文化 D . 保护鼓浪屿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人类文明的标志—民族文化交流
  • 19. 2017年2月18日,继《中国诗词大会》火遍荧屏,《朗读者》火热登场,让观众可更多地沉醉于文学艺术之美。阅读的乐趣就在于,它是一个广阔的世界,让你知道你的渺小,知道在历史长河中,很多东西是不必在意的,它让我们能变得更聪明一点。这说明(  )

    ①优秀作品是心灵的营养品,读书能让我们的精神得以充盈

    ②文学陶冶性情,优秀文学作品成为人全面发展的主导力量

    ③文化影响人生,读书决定了我们思维的活力和人生的高度

    ④朗读是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能让我们的心灵获得成长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0. (2017·南通模拟) 人生因梦想而高飞,上世纪70年代恢复高考制度,上大学成为那个时代青年人的梦想。今天有人梦想在城市立足,有人渴望回归田园;有人梦想更好的社会保障与更美丽的生态;有人梦想充分的政治参与……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人们梦想差异的文化原因有(    )

    ①各地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②文化是一定时代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④人们的文化需求具有多样化、多方面、多层次的特点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 21. 有人说,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已不是地里的农作物,也不再是工厂里制造的产品,而是批量生产的流行文化——电影、电视节目、音乐、书籍和电脑软件。面对美国文化的大举入侵,许多国家忧心忡忡,小国弱国对强势文化的扩张无能为力。而有一定实力的国家,则以不同的方式捍卫自己的文化,如法国举起了捍卫法语文化的旗帜。

    1. (1) 联系当前国际竞争的形势,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

    2. (2) 面对这种形势,我国应如何应对?

  • 22. 近年来,浙江省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经济上,着力改变传统工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的状况,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各类专业市场,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的力度,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和城镇化建设,力推“家电下乡”,建立和健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等。在文化上,实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电影放映“2131”、送戏送书下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等一系列文化工程,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有人认为:“统筹城乡发展,政府只要多出钱就行了,不必搞什么文化工程。”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 23. (2016高二上·利津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文化有悠久的传统,是汉族与各兄弟民族文化交融演化的历史产物,在长期的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中演进发展,为不断 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团结力注入了深刻内涵。国家不断走向富裕、走向文明的现代化进程,使各民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感不断深化,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极大增强。

    材料二:2015年9月3日,我国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活动。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在这面旗帜的指引下,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将一如既往地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华民族为什么会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团结力。

    2. (2) 当代文艺工作者如何增强文化自觉,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作品?

  • 24. (2016高三上·天津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它代表着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取向,一丝不苟、不走捷径的态度,以及对工匠职业本身的敬畏与信仰。

    材料一:我国已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小到鞋、袜、打火机,大到家电、汽车、轮船,几乎所有行业,“中国制造”在全球都广受欢迎,但是,与世界制造业强国相比,我国一些产品在质量、工艺、和设计水平等方面还存在差距,为了应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制造业的“前后夹击”,我们除了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人力素质、完善产业支撑体系等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大力提倡工匠精神。只有摒弃浮躁、脚踏实地,专注耐心地提升品质、改进设计、完善细节,“中国制造”才能更加自信地成为“中国智造”,傲立于世界。

    材料二:弘扬工匠精神将带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促进企业精益求精、提高质量。唤起工匠精神,需要加强培训、管理、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对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视,让全社会意识到工匠精神的可贵。

    1. (1) 结合材料一,阐明“工匠精神筑梦中国智造”的文化生活依据。

    2. (2) 运用劳动价值论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弘扬工匠精神将带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3. (3) 培育工匠精神离不开肥沃的土壤。请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任选一个角度为建设厚植的工匠精神土壤提出建议,并说明其理论依据。

  • 25. (2017高三上·高密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苏格拉底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唯有梦想,我们才会更加卓越。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上大学成为那个时代青年人的梦想。城乡二元结构的绊,拥有一个城镇户口成为上个世纪许多农村家庭的梦想。进入21世纪,人们的梦想更加多样、更加丰富,有的人希望在城市立足,有的人渴望回归田园;有的人梦想华丽的舞台,有的人渴望平凡的稳定……

        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1. (1)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社会中人们梦想不同的原因。

    2. (2) 某校开展梦想点亮人生的主题活动,请你为梦想在人生中的作用提两条激励性标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