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资阳市2018届高三文综历史第二次诊断试卷

更新时间:2019-02-15 浏览次数:308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吕氏春秋》载:“天下必有天子,所以一之也,天子必执一,所以抟之也。一则治,两则乱。”“攻无道而伐之义,则福莫大焉,黔首利莫厚焉。”材料表达的思想(  )
    A . 与孔子“仁”、“礼”思想一致 B . 适应了国家统一的趋势 C . 为汉初治理国家提供了指导思想 D . 是黎民百姓的政治呼声
  • 2. 霍光在推举刘询为帝(汉宣帝)的奏议中说:“礼,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孝武皇帝曾孙……师受《诗》、《论语》、《孝经》,操行节俭,慈仁爱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子万姓。”霍光奏议表明汉代(  )
    A . 尚存原始民主制遗风 B . 未遵循嫡长子继承制 C . 儒学已成为统治思想 D . 庙号体现其统治思想
  • 3. 明沈思孝《晋录》记载:(山西)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其合伙而商者,名曰伙计,一人出本,众伙共而商之,虽不誓而无私藏。祖父或以子母息(本息)匄(给予)贷于人而道亡,贷者业舍之数十年矣,子孙生而有知,更焦劳强作以还其贷。材料反映晋商(  )
    A . 借用族人资本经商 B . 合伙经营诚信为本 C . 经济活动重“契约” D . 采用雇佣劳动关系
  • 4. 下面是当时中日两国公开出版物刊载的关于马关谈判议和的手绘场景图,这组图片(  )

    中国报刊上的图片:《各国钦差会同李傅相议和图》,中坐长须长者为李鸿章。

    日本报刊上的图片:《清国媾和使来朝谈判之图》,穿西式礼服者为伊藤博文等。

    A . 一手资料,史料价值高 B . 客观真实反映历史事实 C . 主观想象不具史料价值 D . 掺杂了作者强烈的感情
  • 5. 1919年5月7日《晨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国民外交协会宣言》的文章,文中指出青岛、山东是“齐鲁名邦”、“孔孟之圣迹”、“文明吐露之源泉”。由此可见当时的部分文化精英希望(  )
    A . 借传统文化深化爱国意识 B . 促使民主思想进一步扩散 C . 重塑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D . 借文化圣地博得列强的理解
  • 6. 晋察冀边区,据北岳区24个村的调查,1937—1942年,地主富农共当出土地559.04亩,占全部当出土地的71.8%。……陕甘宁边区,绥德分区减租彻底的地区,1943年以来地主土地有50%至80%转归农民手中。材料说明(  )
    A . 土地革命使农村生产关系变化 B . 日伪军破坏了北方农村生产力 C . 封建土地制度已经基本被消灭 D . 民族革命可实现阶级革命目标
  • 7. 在各级人大召开的基础上,1953年1月组成以毛泽东为主席的宪法起草委员会。3月,全国政协邀请各界民主人士500余人进行15次座谈宪法草案初稿。此后,公布了经过修改的宪法草案后,全国有1.5亿人参加讨论。材料表明(  )
    A . 新政权建立充分体现民意 B . 新中国已经步入法治国家 C . 新中国制宪程序的民主性 D . 人民普遍参与新中国立法
  • 8. 在雅典共和国最繁荣的时期,公民总数从30,000人降至21,000人。而罗马共和国末期,公民的人数从公元前86年的463,000人,增加到了公元前70年的900,000人。这种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 罗马政治制度比雅典更灵活 B . 共和制只适应小国寡民国家 C . 罗马不再实行直接民主政治 D . 罗马公民的权利比雅典广泛
  • 9. 下表是德国工人阶级政党社会民主党在议会选举中的获票情况统计,据该表信息可知,当时德国(  )

    总选票

    社会民主党得票

    占总票数百分比

    1890年

    7228500

    1427300

    19.17

    1893年

    7674000

    1786700

    23.30

    1898年

    7757700

    2107076

    27.18

    1903年

    9495586

    3010771

    31.71

    A . 人民已拥有普选权 B . 议会斗争可使革命成功 C . 代议制民主有所发展 D . 工人政党放弃武装革命
  • 10. 1923年托洛茨基在俄共第12次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时说,由于俄国经济落后,所以我们不能用集中的计划来裁夺和调整经济生活,“于是就向市场这个魔鬼说:‘请你来帮帮我们的忙’”。据此可知(  )
    A . 俄共全党高度肯定新经济政策 B . 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 . 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的必然选择 D . 新经济政策存在严重弊端
  • 11. 1950年代金斯堡的长诗《嚎叫》尖锐地批判了缺乏人性的商业文化,字里行间集中了愤怒的“嚎叫”,并使之宣泄,充满焦虑与担忧,旨在引起人们注意到美国精神生活中才智遭受践踏的不正常现象。《嚎叫》的文学风格是(  )
    A . 后现代主义 B . 现实主义 C . 浪漫主义 D . 新古典主义
  • 12. 20世纪80年代前,只要美国和欧洲合作,就可以在GATT或WTO框架中主导多边贸易谈判,其他国家只能听命于它们。……后来WTO多边贸易谈判也随即走向停滞,难以向前推进,甚至有时还会遭受双边或区域多边协议侵蚀。这一变化表明(  )
    A . 全球化趋势受到严重挑战 B . 国际经济秩序在不断演进 C . 区域集团化对全球化有害 D . 国际贸易体系趋向不合理
二、材料分析题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华民族”观念最早是梁启超1902年提出的。梁启超强调“中华民族”是一“文化”的称谓,历史上那些接受了中华文化而非汉民族血统的民族实际上已成为中华民族;而章太炎则更看重血统对“中华民族”亦即汉民族形成的作用……又强调现实中汉族与满族没有完全同化,还存在着明显的血缘区别。

    ——摘自郑大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形成》

    材料二:1925年夏,国民党理论家戴季陶声称:“我们要复兴中国民族,先要复兴中国民族文化的自信力,要有了这一个自信力,才能够辨别是非,才能认清国家和民族的利害,才能够为世界的改造而尽力。”1934年及其后,国民政府所发动的一些全国性运动,一般也多打着“复兴中华民族”的旗号,如:“新生活运动”、“本位文化建设运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几乎所有的军政要员,都出版过以“民族复兴”为题的为数众多的宣传著作,涉及抗战建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内容丰富不乏见识且充满爱国热情。

    中共在抗战时期主要致力于新民主主义理论建设,但出于反侵略斗争的民族大义和与国民党合作的现实需要,也不讳言“中华民族复兴”这样的说法。

    ——摘自黄兴涛《民国各政党与中华民族复兴论》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观念的背景。指出梁启超与章太炎关于“中华民族”观念内涵的差异及其蕴含的目的。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族复兴”论在当时盛行的意义。
  •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雅典著名悲剧《俄瑞斯忒亚》讲述了一个世代血亲复仇的家族的故事,案件最后交雅典娜判决。她却说事情太重大,无权判决。接着挑选了最优秀的公民组成一个法庭,公开审判。让原告、被告及各自的证人充分申述。经法庭辩论,最后法官们以无记名投票方式,按少数服从多数作出判决。

    在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里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一种寄希望于明君贤相统治的文化心理。在我国古代文学与现实中,解决人间矛盾、主持社会公道的理想就寄托在包公以及包公式的清官身上。

    ——摘自林亚光《中西文化心理比较》

    围绕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0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本位法》,该制度将促使消费减少、物价下跌,导致经济衰退。1925年,美国经济开始下行,出现明显的金融投机。1931年,美国经济从衰退滑向大萧条。

        胡佛政府开始干预经济,进行金融改革。一,解决失业问题,救济穷人。二,1931年1月成立国家信贷公司,以缓解金融危机。三,次年成立复兴金融公司。该公司有权向银行、保险公司、铁路公司等工商企业放款。该公司也对农业和私人建筑住房发放小额贷款。四,同年7月,国会通过了紧急救助与建设工程法,允许复兴金融公司贷款给各州救济失业机构和自负盈亏的公共工程。五,执行财政赤字政策,以刺激经济发展。

    受大选影响,胡佛没再出台新举措。金本位制度的存废是两党竞选中争论的焦点之一。多数人拥护金本位制。罗斯福出于竞选策略考虑,诱导选民认为他将恪守金本位制,赢得大选。1932年11月至次年3月期间,货币危机蔓延,经济出现了最严重的下滑。胡佛的金融改革失败。

    ——摘自李世安《大萧条时期的美国金融改革及其影响》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胡佛金融改革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胡佛金融改革。
  • 16. 【战争与和平】材料:沙皇一开始就知道他需要什么并认为欧洲大国不会联合起来反对他,而英国则试图恢复和平,但并未料到俄罗斯的计划会遭到抵制,甚至是武力抵制。英国的政策取向助长了沙皇坚持其立场的决心。起初,内阁对俄土冲突的某些方面反应迟钝,它似乎没有考虑到俄土之间会发生一场冲突。它认为,解决矛盾分歧的途径是协调法俄利益,其次才是协调英俄之间的利益。斯特拉福德(英国驻君士坦丁堡大使)对事态发展洞若观火,他选择从土耳其的立场来处理整个问题。斯特拉福德并不认为他有集结舰队必要,即便如此,他的一举一动在沙皇看来也是来者不善。显然斯特拉福德和内阁之间存在着政策冲突,这缘于在通讯尚不发达的年代,大使与本国政府在应对俄罗斯挑战时的互动偏差及实现同一战略目标的不同策略手段。英国内阁一度认为俄国的要求并不过分,这一问题可以通过调节法俄的圣地之争加以解决。当内阁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后,它对俄国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因为现在的俄国不再只是在挑战法国的宗教利益,而且已经威胁到英国的政治、经济利益了,英国必须还以颜色。从一开始斯特拉福德对俄国的要求就不报幻想。

    ——摘自黄鸿钊《克里米亚战争期间俄国的近东政策》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土战争爆发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在俄土战争中的态度及其影响。
  • 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正德元年(1506)冬,王守仁直言政事触怒刘瑾,被下诏狱,廷杖40,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三年春,抵达蛊毒瘴疠弥漫,人烟稀少,民族杂居,语言不通,尚属蛮荒的谪所。栖居山洞,种粮、菜,苦熬度日。

        王守仁身为贵公子,又患病,居此坏境,深知随时有倒毙的危险,他极力排除生死杂念,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苦炼制心功夫,力图发挥“心”(主观精神)的作用来战胜险恶环境,以求得到自我解救。一日,“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龙场悟道”。龙场悟道,正是他否定程朱理学而建立心学体系之关键。

        此后,他原本消沉苦闷的心境豁然开朗,由此焕发了主观精神。他鉴于当地各民族生活方式落后,便教之范土架木以居。又建造龙冈书院,他便在此授徒讲学,教授各族居民。

    ——摘自舒大刚主编《中国历代大儒》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守仁龙场悟道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认识王守仁的龙场悟道。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