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训练:专题28 走进文化生活

更新时间:2018-03-12 浏览次数:152 类型:二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近年来,文艺市场“乱花渐欲迷人眼”,庸俗、低俗、媚俗作品“你方唱罢我登场”,抄袭模仿、千篇一律,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等等。据此回答问题。
    1. (1) 种种文艺怪相的出现(  )

      ①表明我国当前的文化生活村存在令人忧虑的一面

      ②表明文化生活色彩斑斓、令人喜忧参半

      ③是因为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

      ④是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使然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 (2) 针对种种文艺怪相,文艺工作者的创作要彰显中国精神,需做到(  )

      ①提高眼力,拒绝腐朽文化和流行文化的污染

      ②反应人民的利益与呼声,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文化

      ③弘扬主旋律,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④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挖掘感人事迹、塑造典型人物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2. 2016年,作为全国农村移风易俗工作试点省份,我省全面启动乡村文明行动移风易俗工作,今后五年将“移风易俗为切入点,积极推行喜事新办、厚养薄葬、丧事简办,大力加强乡风民风建设。“移风易俗”旨在(  )
    A . 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农村落后文化 B . 抛弃农村传统习俗,提高农民道德素养 C . 唱响主旋律,避免农民对风俗的认识差异 D . 凝魂聚气,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 3. 2016年7月6日,中央网信办举行“共筑诚信  清朗网络”主题座谈会,提出要大力推进网上网下协同治理,共同构建一个风清气正的的网络空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在网上倡导文明风尚,将网络空间建设成为崇德向善、文明有礼、温暖人心的精神家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网络文化(  )

    ①有利于加强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②有利于坚持社会主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

    ③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产生正确的价值引领

    ④有利于弘扬主旋律,坚持指导思想多元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4. 2016年10月15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两周年“两年来,我国涌现出一批贴近生活反映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优秀文艺作品。繁荣社会主义文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是因为(  )

    ①文艺只有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

    ②群众的意见决定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思路

    ③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源泉

    ④反映人民生活的文艺形式与风格是统一的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5. “乱花迷眼频出新,测序算命借基因。穷通凶吉岂有定,莫倚高科狂吸金。”下图漫画中的文化现象(  )

    A . 属于文化糟粕,应该依法取缔 B . 属于腐朽文化,侵蚀民族精神 C . 作为传统习俗,应加以正确引导 D . 应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或剔除
  • 6. 2016年10月13日,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拍摄的8集大型纪录片《长征》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开始播出。本片通过对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远征的描述,发掘和传播长征中信仰的力量、真理的力量、人民的力量。这说明(  )

    ①文艺作品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②文化创新的源泉在于内容的创新

    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④优秀作品具有强有力的导向作用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7. 2016年11月28日,中宣部长刘奇葆提出,要深入学习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提出这一要求的原因有(  )

    ①要保障群众文化权益,让群众广泛享用有益文化成果

    ②落后的乡风阻碍了农村全面奔小康目标的实现

    ③为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乡村文化创作主动积极性

    ④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加剧了落后文化在乡村的传播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
  • 8. 阅读漫画和材料,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大家都应该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1. (1) 漫画反映了文化市场上存在什么问题?
    2. (2)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从国家、个人角度谈谈如何解决漫画中存在的问题。
  • 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世界各国掀起了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热潮,我国文化“软实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提升和增强。然而中国虽然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但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还尚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因此我国虽是文化大国,但却不是文化强国。

    材料一【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

    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市场不断繁荣,文化消费日益丰富,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另一方面,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存在诸多问题,有些文化产品被大量注入商业因素,文化产品盗版严重、低速不健康的文化产品充斥市场。

    材料二【互联网与文化新形势】:

    互联网催生了新的文化形态,娱乐化成为网络文化的主流,以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的网民占到35.7%,且呈递增趋势;但互联网的发展使网上内容贫乏的问题凸显。网上的内容资源从数量到质量都还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丰富了文化的多样性,但文化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不同文化、文明之间的矛盾,尤其是某些强势文化的渗透将危及我国的文化安全。

    材料三【我国文化消费现状】:

    目前我国文化消费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不到20%,大部分地区还不到15%,城乡居民有相当一部分文化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文化部部长蔡武表示,文化行政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从大量的具体活动中摆脱出来,向市场和社会放权,逐步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在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政府部门的职能定位是不同的,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在这个领域,政府发挥的作用不但不能削弱,而且要持续增强。

    1. (1)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一中两方面现象出现的原因。
    2. (2) 请分析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应该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的文化冲击?
    3. (3) 结合材料三,说明文化行政部门怎样才能让人民享受到更多的文化盛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