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简阳市镇金学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政治12月月考试卷

更新时间:2018-03-07 浏览次数:219 类型:月考试卷
一、<b >选择题</b>
  • 1. 十九大报告提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商务部表示,正会同相关省市和部门,在高标准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的基础上,围绕建立自由贸易港区积极开展工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B . 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C . 自由贸易港的设立有助于为我国经济的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D . 我国正以更开放的姿态加速融入世界
  • 2. 据统计,我国总人口仍然保持增长趋势,但生育率已经接近国际公认的“低生育陷阱”,中国已成为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人口问题不断凸显出来,因此,党的十八届五中会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该政策有利于(    )
    A . 可以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 . 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C . 与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相违背 D . 是由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决定的
  • 3. 据新华社2017年11月10日讯,标题:印度首都成毒气室,雾霾爆表超标数十倍民众蒙面上街,印媒呼吁借鉴中国治理污染经验,面对雾霾天气,下列对策正确的是(    )

    ①加强监测预警,减轻污染影响                  ②限产停产重点排污企业

    ③带口罩防尘,出门要尽量开车                  ④发展经济,不可能杜绝雾霾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4. 据中国网2017年7月24日讯,通过自查与省环保督察,四川省广元市自然保护区在建设管理方面主要存在重大问题,在省环保督察意见反馈后,该市第一时间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积极推进问题整改,目前已取得了初步成效。省环保局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督察的主要意义在于(    )
    A .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B . 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柱 C . 为人类的生存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自然资源 D . 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
  • 5. 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印发《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提出到2020年,长江、黄河等七大流域劣V类水质控制在5%以下。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    )
    A .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B . 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C . 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D . 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 6.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不符合建设生态文明的选项是(    )
    A .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B . 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的根本任务 C . 必须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D . 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7. 出门前有专车等候、按按手机可以网络挂号、“机器人”擦玻璃……应运而生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在浸入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这说明(    )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给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③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④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十三五”时期的中心工作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8. 据中国经济网2017年7月12日讯“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虽起步稍晚,但发展迅速,已形成设施优势、用户优势和应用优势三大优势凸显的一个新兴行业。融入了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互联网正变得更智慧。“人工智能技术将把我们从移动互联网时代带入智慧互联网时代。”这说明(    )

    ①科技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是第一生产力

    ②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关键在人才

    ③我国科技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成为科技强国

    ④科技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9. 中国新闻网2017年11月11日讯,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五次会议在越南岘港举行,会议就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合作制定长远规划,为构建发展创新的开放型亚太经济注入新动力,体现出中国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因为创新是(    )
    A . 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B .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 .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D . 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
  • 10.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表明(    )
    A . 文化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 B . 文化建设是当前的中心工作 C . 只要有文化自信,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 . 文化对一个国家的兴盛,民族的强大至关重要。
  • 11. 由央视自主研发的大型文化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用流行方式引导国人传承中华血脉里的文化基因,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这有利于(    )

    ①增强人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②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③全面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2. “只要祖国有需要,我必全力以赴”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作为毕生追求。2017年5月中国中央宣传部追授黄大年同志“时代楷模”荣誉称号。下列在他身上传播的正能量最符合题意的是(    )
    A . 爱国报国的责任与理想 B . 沽名钓誉,永垂史册 C . 服务人民,获得实惠 D . 实现理想,获取利益
  • 13. 目前,我国已拥有跻身世界前列的深海潜水技术,世界首台百万千瓦级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等科技产品。这说明(    )
    A . 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B . 我国科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 C . 我国整体科技实力已取得世界战略主动地位 D . 我国的中心工作已转移到科技建设
  • 14. 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同志强调“把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③这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④阅读经典只是学生的事,与其他人无关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15. 创新呼唤工匠精神,有一群不平凡的劳动者,他们默默坚守,孜孜以求,在平凡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制造”,被誉为“大国工匠”,他们的行为体现了(    )

    ①鞠躬尽瘁的为政风范

    ②以爱好和平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对共同理想的执着追求

    ④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二、<b >简答题</b>
  • 16.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 (1) 中华文化的力量是指什么?
    2. (2) 新时期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 17. 2017年6月9日上午,四川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提出要充分认识到加强环境保护既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又是一项紧迫性任务,要切实增强“保护生态不计其利、面向未来不计其功”和“为子孙后代长远发展负责”的担当精神。要全面落实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河长制和土壤环境监控机制,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加快改善环境质量。强调对中华民族的水续发展而言,生态就是资源。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1. (1) 材料中划线部分体现我国实施的什么战略?
    2. (2) 请从国家和个人角度,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提出合理化建议。
  • 18. 人民网2017年10月19日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精华,是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程、指引我们党夺取“四个伟大”新胜利的思想灯塔。我们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这三个精神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1. (1)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所指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核心分别是什么?
    2. (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大力弘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
  • 19. 2017年11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在京表示中国需要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才能适应全球化发展新形势;他指出,目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就需要在技术、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上进一步的加强和扩大国际合作;目前中国的产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总体上还处于中低端水平,只有增强自身企业的竞争力和活力,才能在坚持根本基点的前提下实现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加强创新能力的开放合作,吸收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改革、全面发展必然要求全面开放,要打造形成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格局。

    请运用“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的相关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

  •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与创新型国家的比较


    科技进步贡献率

    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

    对外国技术依存度指数

    中国

    40%

    1.4%

    50%

    创新型国家

    70%以上

    2%以上

    30%以下

    材料二:2016年6月,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要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继续在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建功立业。

    1. (1) 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 (2) 联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的理由?
    3.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应该如何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