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中考二模试...

更新时间:2018-01-12 浏览次数:153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单选题</b>
  • 1. “天宫一号”中的宇航员在太空和家人通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宇航员的声音是靠超声波传回地球的 B . 宇航员的声音大约以340m/s的速度传回地球 C . 家人能根据音色辨别出宇航员的声音 D . 家人听到宇航员的声音很大是因为他的音调很高
  • 2. 下列关于“从粒子到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B . 扫地时灰尘飞舞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 . 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质子 D .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空间处处膨胀
  • 3. 在手背上涂些酒精,过一会,发现酒精干了,同时感到手背凉凉的。针对这一现象,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 . 这是汽化现象,酒精从手上吸热 B . 这是汽化现象,手从酒精中吸热 C . 这是液化现象,手从酒精中吸热 D . 这是液化现象,酒精从手上吸热
  • 4. (2017九上·东台期中) 如图所示是蹦床运动员表演的情景,运动员从最低点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化情况分别是(   )

    A .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B .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C . 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D . 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 5.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沿直线匀速拉动木块,下列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 . 绳子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子的拉力 B . 绳子对木块的拉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 C .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 D . 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木块对桌面的压力
  • 6. 如图所示,凸透镜焦距为10cm,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同一方向移动距离20cm,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   )

    A . 一直变小 B . 一直变大 C . 先变大后变小 D . 先变小后变大
  • 7. 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内将重为G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每个滑轮的重相等.不计绳重及摩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拉力F小于拉力F B . 甲的机械效率小于乙的机械效率 C . 拉力F做的功的小于拉力F做的功 D . 拉力F做功的功率等于拉力F做功的功率
  • 8. 有一辆电动玩具车,玩具车内部电路是由电源、开关、电动机、指示灯各一个组成的。开关闭合,电动机和指示灯同时工作,开关断开,电动机和指示灯同时不工作。为了探究玩具车内部电动机与指示灯的连接方式,他将这辆玩具车的电池取下,保持开关闭合.转动车轮,车上的指示灯能够发光。则玩具车内电动机与指示灯的连接方式是

    (   )

    A . B . C . D .
  • 9. 物理研究中,为了方便描述通过探究活动发现的某种规律或现象的本质,常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以下探究活动与引入的物理量不对应的是(   )
    A . 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密度 B . 路程、时间均不同时比较物体运动快慢——速度 C . 研究压力作用效果——压强 D . 比较水和沙吸热升温的特点——热量
  • 10. 晚上,小亮把台灯的插头刚插入插座时,家里原来正常工作的用电器突然都停止了工作,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 . 插头与这个插座接触不良形成了断路 B . 插头插入这个插座前,火线和零线就已相接触形成了短路 C . 插头插入这个插座时,火线和零线相接触形成了短路 D . 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过多,导致干路电流过大,保险开关跳闸
  • 11. 小明自制了一支密度计,如图,将它分别放入盛有甲、乙两种中液体的烧杯中,它竖直在液体中,如果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F , 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ρ。则(   )

    A . F=F , ρ B . F=F , ρ C . F<F , ρ D . F<F , ρ
  • 12.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30Ω,滑动变阻器铭牌已模糊不清,只能辨识出标有“1A”字样。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4A;闭合开关S,滑片P从某处M点分别向左、右移动,发现电流表A的示数的最大变化量均为0.2A。( )

    A . 电源电压为6V B . 滑片P在M点时电流表的示数0.6A C . 滑片P在移动过程中的最大阻值是20Ω D . 滑片P在移动过程中的电路的最大功率是7.2W
二、<b >填空题</b>
  • 13. 电磁波家族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在真空中传播时,它们的相同(选填“频率”、“波长”或“波速”);核电站是通过核(选填“裂变”、“聚变”)获取核能来发电的;能源利用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或转移,在此过程中能的总量是的.
  • 14. 铅笔斜放在盛水的碗中,我们看到水下部分被“抬高”了,这属于光的现象;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一种光学元件来研究太阳光的组成,如下图.图中方框内的光学元件是,实验中,位于光屏处(选填“a上方”或“b下方”)的光能使温度计示数明显升高,光屏上呈现的红、绿、三种色光称为光的三原色。

  • 15. “帕斯卡裂桶实验”: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木桶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从楼房的阳台上往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灌了几杯水,桶竟裂开了!该实验选用细长管子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液体压强和有关,和 无关;“覆杯实验”:在玻璃杯内装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该探究活动的结论是


  • 16.                                                   

    1. (1) 如图甲所示是工地上常见的独轮车,属于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
    2. (2) 另有一长1m、粗细均匀的金属杆可以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一拉力——位移传感器竖直作用在杆上,并能使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该传感器显示其拉力F与作用点到O点距离x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据图可知金属杆重为N;保持F的方向不变,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的过程中如图丙,力F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7. 如图所示是汽油机的冲程,燃气温度在冲程末比冲程初(选填“高”或 “低”);完全燃烧0.1kg的汽油,放出的热量为J。(q=4.62×107J/kg)


  • 18. 图甲为一磁悬浮地球仪.它能大致模拟地磁场的分布特点,给人以奇特新颖的感觉.球体中有一个磁铁,环形底座内有一金属线圈,其电路原理图如图乙.

    1. (1) 地球仪工作时,球体悬浮于空中,此时球体所受的磁力与平衡,停止工作时,球体对底座(选填“有”和“无”)力的作用。
    2. (2) 图乙是底座中线圈放大图,A端应连接电源的极。
  • 19. 伦敦设计与创新组织设计了一种靠重力发电的重力灯.如图所示,将质量为18kg的重物挂在绳端,重物距地面2m高。松手后,在0.5h内匀速下落着地,重物下落时拉动绳子带动发电机转动,使3只规格均为“1.5V 0.05W” 的小灯泡正常发光,不计绳重和摩擦。重物下落到地面的过程中,重力做总功等于 J;重力做功的功率等于W;该装置把重力做的功转化为电能的效率


  • 20. 在物联网中,传感器担负着信息采集的重要任务,可以实现“提醒”和“报警”功能.其中热敏传感器主要运用了热敏电阻来测量温度的变化.热敏电阻主要是由材料制成的(选填 “半导体”或“超导体”).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甲所示,图乙是由热敏电阻R1作为传感器制作的简单自动报警线路图,图中a、b为两个固定的金属片,d为铁片.为了使温度过高时发送报警信息,开关c应该接在处(选填“a”或“b”).若使报警的最低温度提高些,有效做法是

三、<b >作图题</b>
  • 21.                                                 
    1. (1) 如图甲所示,物块被手推着沿竖直墙面向上滑动,画出物块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2. (2) 如图乙AO表示从空气斜射向平行玻璃砖上表面的一束光,请大致画出这束光通过玻璃砖的光路图。

    3. (3) 如图丙所示,教室中有两盏照明灯,由一个开关控制,两盏灯之间互不影响,将电路图连接完整。

四、<b >实验题</b>
  • 22. 图甲是“观察水沸腾现象”实验,图乙“探究某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该物质的沸点为217.9℃).

    1. (1) 图甲中温度计示数为℃。
    2. (2) 图丙是(选填“甲”或“乙”)实验数据描绘出的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80℃是该物质点,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选填“>”“<”或“=”)CD比热容。
    3. (3) 若甲、乙两实验使用的酒精灯完全相同,则两实验中“被研究的物体”相同时间内吸收热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 (4) 在进行乙图所示实验时,发现加热20min后,被研究物质的温度不再升高,这是因为
  • 23.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丽同学选取薄玻璃板、完全相同的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

    1. (1) 小丽将棋子A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如图所示。她观察发现:薄玻璃板中棋子A的像偏高,且无论在白纸上如何移动玻璃板另一侧的棋子B,都无法使棋子B与A的像完全重合。 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是
    2. (2) 小丽将上述问题解决后,在玻璃板后面的白纸上移动棋子B,直至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记录
    3. (3) 将棋子A靠近玻璃板,再用棋子B在玻璃板后的白纸上移动,直至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发现棋子B(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
    4. (4) 移去棋子B,在此位置上放置一光屏,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棋子A的像。
    5. (5) 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找到平面镜成像的更多规律,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24. 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读数时应使圆柱体处于状态.
    2. (2) 在C与E两图中,保持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研究浮力与的关系;根据A与E两图所标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为N.
    3. (3) 小明对ABCD四个步骤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与深度又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随着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大而,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浮力的大小与深度
    4. (4) 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根据有关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kg/m3
  • 25.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想“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室有:干电池若干(含电池盒),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1. (1) 为了达到实验目的,要控制相同, 需多次改变
    2. (2) 图甲是某组同学尚未完成连接的实物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两根导线完成连接(连线不交叉).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端移动,电压表示数变大.

    3. (3) 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示数较大、电压表示数为零,则电路故障原因可能是        
      A . 电压表的量程选大了 B . 电阻R0发生了短路 C . 滑动变阻器发生了断路 D . 滑动变阻器发生了短路
    4. (4) 他们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测得多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根据数据,在方格纸(图乙)中建立有关坐标轴、制定标度,并把表中数据在坐标中描点后绘制出电流、电压关系图线。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压表示数/V

      1.0

      1.5

      2.0

      2.5

      3.0

      电流表示数/A

      0.12

      0.18

      0.24

      0.30

      0.36

    5. (5) 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6. (6) 另一组同学在进行实验时,发现滑动变阻器已损坏,他们在不添加其他器材的情况下,通过改变,也完成了该探究实验。
  • 26. 小明用电能表(技术参数如图所示)和手表测量一电热水壶工作时的电功率。

    1. (1) 测量原理是
    2. (2) 断开家中其他用电器,只闭合电水壶开关,观察并记录时间t内
    3. (3) 所测量的电热水壶功率表达式为。(用记录的字母、电能表上的技术参数表达)
    4. (4) 若发现测量的功率比铭牌上标注的额定功率略小一些,可能原因是以下的哪几个(填序号):

      ①实际电压偏低;

      ②电热丝阻值偏大;

      ③电热丝阻值偏小;

      ④烧水过程有热损耗

五、<b >解答题</b>
  • 27.   2016年3月,南京市将一座民国古建筑整体平移.先用几十个千斤顶将该建筑顶起,如图所示.然后安放在大型平板车上,将该古建筑平移到目的地.古建筑加上防护设施,总质量达到1300t,全部长度达20m。

    1. (1) 大型平板车用8min时间将古建筑平移了2400m,则平板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若中间经过一长为80m小巷,则平板车完全通过小巷用多长时间?
    2. (2) 若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不能超过5×105Pa,则在顶起该建筑的过程中,所有千斤顶底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至少要多大?
  • 28. 定值电阻R0和灯泡L的U—I图像如甲所示。

    1. (1) 求定值电阻R0的阻值。
    2. (2) 将R0与灯L串联接在6V的电源两端时,求灯丝的实际电阻值。
    3. (3) 将R0与灯L并联接入电路并调节电源电压,当 R0消耗的电功率为4.9W时,灯L恰好正常发光,求灯L的额定电功率。
    4. (4) 把R0、L及滑动变阻器组成如图乙所示电路后,将开关S与接线柱a接通,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5V;再将S与接线柱b接通,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则电源电压为多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