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连城县城区片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18-01-02 浏览次数:226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泰戈尔是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若贝尔文学奖。著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等。 B . 《咏雪》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志人小说。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C . 《春》和《济南的冬天》的作者分别是朱自清和老舍,他们都是现代作家。老舍著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等,朱自清著有散文集《背影》等。 D . 《雨的四季》的作者是刘湛秋,他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一位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被誉为“鬼才”。
  • 2.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红花草也叫紫云英,是一种绿肥,在当地随处可见,很不引人注意,小小的花,叶子匍匐在地面上。______

    A . 要插秧了,它就被翻到泥土下面化成肥料,滋养着庄稼。 B . 要插秧了,泥土把它压在下面,化成肥料,滋养着庄稼。 C . 要插秧了,它就被泥土压在下面滋养着庄稼,化成肥料。 D . 要插秧了,泥土就把它压在下面滋养着庄稼,化成肥料。
二、<b >新添加的题型</b>
  • 3. 判断题                                      
    1. (1) 《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狗“尽情玩弄”弱者、对人又是一副媚态的憎恶。
    2. (2) 《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分别记述了作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
    3. (3) 《父亲的病》中为父亲看病的第二个医生是叶天士。
  • 4. 我得到《二十四孝图》为什么既高兴又扫兴?
  • 5. 家是我们心灵的温暖港湾,是我们一辈子的深情眷恋。在家里,每天上演着或平凡或跌宕的故事;在家里,有我们可亲可敬的亲人;在家里,每一个角落,每一种器物,都能启迪我们写作的灵感。 请以“家有                         ”(最孝顺的老爸、最勤快的老妈、一老、小弟、趣事、烦心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不少于550字,书写规范工整。(3)文中不涉及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三、<b >句子默写</b>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 (2)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 (3)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 (4)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
    5. (5) 子曰:,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6. (6)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朱自清《春》)
    7. (7) 生活中表示既要善于学习他人好的方面,又要善于从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训,我们常常要引用《论语》中孔子的一句话:
四、<b >综合性学习</b>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甲________(A沉静;B安静)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庄稼的成熟等待收割,种子的金灿灿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mì、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乙________(A沉静;B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yán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

    1. (1) 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给文中划线字注音。

      yán

    2. (2) 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乙

    3. (3) 在文中□处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4. (4) 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五、<b >诗歌鉴赏</b>
  • 8. 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1) 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理解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 这两句的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失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现出了春意。 B . 日出残夜表示地域的交替,春入旧年表示了时序的交替。 C . 把“日”与“春”当作美好事物的象征。“生”与“入”使景色拟人化了。 D . 在描写景物和时令的变化中,提示了自然规律,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2. (2) 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什么样的情景?
六、<b >文言文阅读</b>
  •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为政》)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 (1) 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只停一处)。

      不义而富且贵

    2. (2)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不亦

      不习乎

      ③人不其忧

    3. (3)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 (4) 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有哪些观点?请从以上几则中选择其中一则谈谈你的体会。
七、<b >现代文阅读</b>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 (1) 根据原文填空。

      油蛉在这里低唱,

    2. (2)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3. (3) 这段文字从多角度进行描写,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
    4. (4)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前两个“不必说”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那年的欢喜

    郑彦英

        ①应该是1966年,我上高小,暑假的时候,咸阳北塬上的马庄逢集,母亲给了我两毛钱,叫我带三个弟弟到集上逛逛,顺便买一斤盐。

        ②一到集上,小弟弟兴奋地指着吃食摊子嚷嚷:“油糕,麻糖,还有馄饨。哥,妈不是给你钱了么!”我一声喝住了:“还要买盐呢!一斤盐两毛钱,能吃半年。一碗馄饨两毛钱,一吧嗒嘴就没了!”小弟弟没敢再吭声,二弟和三弟见我瞪眼,也都噤了声。

        ③集市东头是百货店,那里卖盐,但是要到那里,必须穿过叫卖各种吃食的街道。我就在街道上走得很快,唯恐哪个弟弟被哪个美食勾住了。当然最担心的还是我的小弟弟,就抓着他的手走,没想到他走到一个炒凉粉摊跟前,猛然挣脱我的手,坐在凉粉摊前的条凳上。二弟和三弟都看着我,其实我也被炒凉粉那特别的香味馋得直咽口水,但我还是去拉小弟弟:“走,买盐去。”小弟弟不走,死犟着坐在凉粉摊子前,我把他提起来,他又坐下去,如一摊泥。

        ④凉粉摊师傅很懂公关,知道我主事,就不看我,有意大声叫卖:“吃一口能解一年馋,才五分钱一盘!”说着就开始炒,油在鏊子里发出吱啦吱啦的声音,拱得我肚子里的馋虫乱爬。我不再吭气,心里盘算着,吃一盘凉粉,就要少称二两半的盐!于是我吼:“走,不走不要你了!”但是小弟弟铁了心,我吓不倒他,他硬着头死坐着,不看我。我实在没法了,捏着口袋里的两毛钱,转过身,背对着三个弟弟和凉粉摊子。但是,炒凉粉师傅的每一个动作,我都听得清清楚楚,特别是炒到最后,铲锅底那一层黄灿灿的凉粉锅巴的时候,师傅有意铲得浅,铲得慢,一下一下地,引诱着一街的人。

        ⑤凉粉铲到盘子里了,筷子重重地放到矮桌上,随后,放凉粉盘子的咯噔声响在小弟弟的面前。我还是不转身,我知道三个弟弟这时候肯定都看着我,等我发话。二弟拽拽我的衣服,小声地:“哥!”三弟见我不吭声,走到我面前,怯怯地看着我。我低下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时候小弟弟说话了:“哥,闻着把人香死咧,我只吃一口,剩下的你三个吃。”

        ⑥小弟弟这一句话感动了我几十年。

        ⑦当我转过身来的时候,看见小弟弟眼巴巴地看着我,我软软地说了一句:“吃吧。”他立即笑了,拿起筷子,却只夹了小小一点,放到嘴里,没敢嚼,似乎在等着凉粉化在嘴里,等到咽的时候,声音却很大,我知道那是和着口水咽下去的。

        ⑧小弟弟站起来,把筷子递给我,真诚地说:“哥,好吃得不得了,里头还有豆瓣酱呢!”我说:“我不爱吃凉粉,你三个吃。”说着把筷子递给二弟。二弟和三弟推让着,一人吃了一口,又让我吃,我自然还是推。小弟弟夹起一筷子炒凉粉送到我嘴前面,那棕红的酱色,那飘忽的白色蒸气,顿时攻破了我的所有防线。

        ⑨我吃了,我有意咽得很快,却不张嘴,让那美味在嘴里回旋。同时把筷子递给小弟弟。小弟弟又推,我便把凉粉在盘子里分成三堆,让他们一人吃一堆,然后把筷子咯噔往矮桌上一放,说:“你们吃,我去付钱。”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三个弟弟吃了两堆,剩下一堆,让我吃,我问是谁没吃,二弟说是小弟弟没吃,留给我。

        ⑩我没有再说话,其实也就小小三块,我吃了一块,夹起两块,一下子喂到小弟弟嘴里。回到家里,母亲见我们弟兄四个满面红光,就招呼我们吃饭。我把盐袋放到盐罐子上,母亲掂了一下,笑着说:“吃饭。”

        从这天开始的几个月里,我总觉得饭菜的味道淡了,少放了盐。我悄悄地问几个弟弟,他们也说感觉出来了,不敢问。多年以后,我问母亲那天掂出盐的重量没,母亲笑着说:“咋能掂不出来?”我又问:“你知道我们把钱花在啥地方了?”母亲笑笑说:“五分钱买了四个娃的欢喜,还有比这便宜的事么!”

    (选自2015年《今晚报》)

    1.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2) 联系文章内容,理解标题“那年的欢喜”中的“欢喜”的内涵。
    3. (3) 结合语境,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油在鏊子里发出吱啦吱啦的声音,拱得我肚子里的馋虫乱爬。

    4. (4) 文章第⑥段有什么作用?
    5. (5) 作者笔下的人物形象着实让人感动,请你参照示例,简要品析备选的两个人物。

      示例:作者笔下的“我”让人感动。在那贫苦的岁月里,一个十多岁的少年,先是强忍着对“吃”的强烈渴望,以买盐为先,后来又主动把凉粉分给弟弟们吃,这种自制力,这份懂事,这份手足亲情,令人感动。

      备选人物:小弟弟和母亲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