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镇江句容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

更新时间:2018-01-16 浏览次数:220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科学证明,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在这个进化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A . 使用天然火 B . 直立行走 C . 劳动 D . 语言的产生
  • 2.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半坡人 D . 河姆渡人
  • 3. 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    )

    ①农作物种植       ②家畜饲养的出现     ③聚落        ④磨制工具的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4. 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北京人”生活场景的想象图,其中不相符的是(    )
    A . B . C . D .
  • 5. 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很厚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籽,这说明北京人(    )
    A . 会建造房屋 B . 会使用天然火 C . 会磨制石器 D . 会制造彩陶
  • 6. 下列原始农耕时代居民中距离我们最近的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河姆渡原始居民 D . 半坡原始居民
  • 7. 下列农作物中最早在我国开始种植的是(    )
    A . 西瓜、棉花 B . 水稻、粟 C . 山芋、玉米 D . 青菜、烟草
  • 8. 《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社会局面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    )
    A . 尧舜禹时期 B . 黄帝、炎帝、蚩尤时期 C . 北京人时期 D . 半坡氏族时期
  • 9. 海内外华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
    A . 中国人善于想象 B . 中华民族团结友爱的传统 C . 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 . 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联盟融合渐成
  • 10. 下列事件不是禹所为的是(    )

    A . 九年治理黄河未果被杀 B . 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 C . 三过家门而不入 D . 公元前2070年,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
  • 11. 尧舜禹通过“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而依次成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之为(    )
    A . 选举制 B . 投票制 C . 世袭制 D . 禅让制
  • 12. 在传说中的黄帝时期,下列创造发明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 . 隶首——缫丝 B . 嫘祖——音律 C . 仓颉——造字 D . 伶伦——算盘
  • 13. 《史记·殷本纪》记载“以酒为池,悬肉为林”,讲的是哪一个荒淫无道的暴君?(    )
    A . 夏王桀 B . 商纣王 C . 周厉王 D . 周幽王
  • 14.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
    A . 打击商朝的残余势力 B . 发展社会经济 C . 保卫镐京的安全 D .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 15. 《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稳,天下为家,…是为小康”,这里的“公”和“家”指的是(    )

    ①禅让制           ②奴隶制              ③世袭制        ④分封制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6. 夏、商、西周是我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重要阶段,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文明的是(    )

    ①石器             ②青铜器            ③甲骨文            ④铁犁牛耕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 17.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秦朝
  • 18. 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来到了殷墟,在参观的时候,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些文字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由此判断,记载这段历史的应该是(    )
    A . 刻画符号 B . 甲骨文 C . 金文 D . 小篆
  • 19. 根据图表判断甲骨文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是(    )

    A . 会意 B . 象形 C . 形声 D . 假借
  • 20. (2017七上·灌云月考) 我国春秋时期,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原因不包括(  )
    A . 铁农具的应用 B . 牛耕的推广 C . 水利工程的修建 D . 金属货币的流通
  • 21. 在下图中,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A . B . C . D .
  • 22. 《论语》中说“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人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春秋
  • 23. (2016七上·邵阳期中) 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从所学知识看,最早指出类似观点的是(  )

    A . 老子 B . 孔子 C . 孟子 D . 韩非
  • 24. 关于春秋争霸战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背景是周王室的衰微 B . 目的是“尊王攘夷” C . 实质是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 D . 结果是给社会带来灾难,但也出现一些疆域较大国家
  • 25. 下列国家中,既是春秋霸主,又是战国七雄的是(    )

    ①楚国           ②燕国           ③齐国            ④韩国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 26. 下列改革措施中,属于商鞅变法的是(    )
    A .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 . 土地收归国有 C . 兴修水利 D . 平抑物价
  • 27. 下列成语中,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是(    )
    A . 纸上谈兵 B . 老马识途 C . 卧薪尝胆 D . 中流击楫
  • 28. 下图是句容茅山老子像,它与下列哪个教派有关(    )

    A . 儒家 B . 道家 C . 法家 D . 墨子
  • 29. 下列言论,出自下图之人的是(    )

    A .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 .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D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30. 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
    A . 战国时期,各国竞相改革,社会急剧变化 B . 有文化知识的士到处游说讲学,形成不同学派 C . 诸子百家相互辩驳,互相影响 D . 铁器和牛耕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二、<b >综合题</b>
  •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论语》记载:“孔子对学生不分贫富贵贱,比较贫寒的学生只要交得起十条干肉就可以接受教育。”

    材料二: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针对性的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

    材料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材料四:“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 (1) 依据材料一和已学过的知识,简要说出孔子在教育上的主张是什么?
    2. (2) 材料二体现了孔子什么先进的教育理念?
    3. (3) 材料三中孔子要求我们应该持什么学习态度?
    4. (4) 材料四中孔子要求我们应该掌握什么科学的学习方法?
    5. (5) 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回答,孔子的治国之道是什么?
  • 32. 阅读有关商鞅变法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而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七上 中国历史

    1. (1) 材料一中“孝公”指哪国国君?商鞅的理论属哪家学派?
    2. (2) 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建立中央集权有直接影响的措施是什么?对提高军队的战斗力的措施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意义?
  • 33. 阅读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世纪·周本纪》

    材料二:“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1. (1) 根据材料一回答,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2. (2) 桓公在春秋时期最先称霸,请问他是哪一国的国君?
    3. (3) 桓公为什么能“霸诸侯,一匡天下”(或桓公最先称霸的原因是什么)?
    4. (4) 除了桓公外,晋、楚、秦先后称霸的国君分别叫什么?
  • 34. 下图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回答:

    1. (1) 该工程由哪两大系统工程构成?
    2. (2) 在岷江中的三个主体工程分别叫什么?它们简要作用分别是什么?
    3. (3) 该工程的主持者是谁?
    4. (4)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里的“天府”指哪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