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北片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17-12-25 浏览次数:267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新添加的题型</b>
  • 1.  古诗文名句默写。
    1. (1) ,随君直到夜郎西,
    2. (2) 但愿人长久,
    3. (3) ,吹面不寒杨柳风。
    4. (4) 正是江南好风景
    5. (5) ,一夜征人尽望乡。
    6. (6) 曹操的《观沧海》中,以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写出大海吞吐日月,蕴含群星的句子是:,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 (7)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8. (8) 《<论语>十二章》中,表示既要广博的学习,又要有坚定的志向;既要多提问题,又要多想当前的事情的语句是:
  • 2.   判断题
    1. (1) 《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根据早年生活的回忆创作出的一部小说集。
    2. (2) 《琐记》重点表达了在阅读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批评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3. (3) 孙悟空在龙宫索得金箍棒和一身披挂,惹恼了龙王四兄弟,被告到天庭。玉帝派太白金星下界招安,封悟空为“弼马温”。
  • 3. 简答题:

    你看那些道童害怕,丢了皮鞭,报道:“师父啊,为头打的是大唐和尚,这一会打的都是柳树之根!”大仙闻言,呵呵冷笑,夸不尽道:“孙行者,真是一个好猴王!曾闻他大闹天宫,布地网天罗,拿他不住,果有此理。你走了便也罢,却怎么绑些柳树在此,冒名顶替?决莫饶他,赶去来!”那大仙说声赶,纵起云头,往西一望,只见那和尚挑包策马,正然走路。

    大仙为什么抓拿唐僧四师徒?最后的结局如何?

  • 4. 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半命题作文

    岁月轻轻滑过指尖,许多往事便渐渐弥散在如沙漏般的光阴里面。但在生命的长河中,总有某些东西,让我们刻骨铭心,难以忘记。因为这种记忆是美丽的,芬芳的,能够温暖人心的,让人心情愉悦的……

    请以“_______的记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二)命题作文

    题目:阳光总在风雨后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感悟和思考,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和人名。

二、<b >选择题</b>
  • 5.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龙须沟》,话剧《茶馆》《四世同堂》等 B . 《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 C .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 D .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令郎、尊君、贤侄等是尊称,而家父、舍妹、鄙人、愚兄等是谦称。
三、<b >综合性学习</b>
  • 6.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yán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②尽管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谣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1. (1) 根据拚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

      yán

    2. (2) 找出并改正画线句中的错别字
    3. (3) 文段中第②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句
四、<b >诗歌鉴赏</b>
  • 7.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 (1) 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B . “夕阳西下”点名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 C . “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 D . 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2. (2) 这首元曲抒发作者的感情。
五、<b >文言文阅读</b>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乙】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识李》)

    【注释】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②〔诸〕众多,一些,这些。③〔游〕玩耍。④〔子〕果实。⑤〔折枝〕压弯了树枝。⑥〔竞〕争着。⑦〔走〕跑。⑧〔信然〕的确是这样。

    1. (1) 解释下面划画线字的意思:

      ①俄而雪

      ②撒盐空中可拟

      与诸小儿游

      戎不动

    2.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3. (3) 下列“之”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 左将军王凝妻也。 B . , 信然。 C . 学而时习 D . 者不如好之者
    4. (4) 【甲】文中“兄女”回答好在哪里?【乙】文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六、<b >现代文阅读</b>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秋天的怀念

        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 (1) 标题中的“秋天”有什么作用?
    2. (2) “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这句景色描写有什么作用?
    3. (3) 对《秋天的怀念》这个题目的理解,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秋天是故事发生的特定时间,有意境。 B . 母亲是在秋天去世的,更易引发怀念之情。 C . “我”是在秋天懂得了母爱,同时收获了生存的勇气。 D . 秋天萧条景象衬托“我”遭遇不幸后的绝望心情,反映“我”的人生一直是“秋天”。
    4. (4) 赏析下列句子语言,并简要分析。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从描写的角度)

    5. (5) 这篇文章最后浓墨重彩的写菊花的原因?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父亲的阳光

    (作者:北雁)

        ①秋后的阳光在乡下变得金贵起来。父亲往坡地上收完了玉米,一棒一棒剥去苞叶,就在厦台上垒成圆柱,当清早第一缕阳光照射大地,一堆堆玉米就开始展露金黄的颜色,孩子一般笑开了脸。

        ②但父亲自己不笑。六十出头的年岁,常年经风受雨上山下田,他早把自己的一副身板练成了一个刻度精准的气象表,乘着这几天筋骨舒适,他得赶紧往水田里抢收稻谷。

        ③晴朗的阳光下,那一丘黄澄澄的稻谷,尽显丰收之色。父亲着急得很,清早出门时太阳还没上来,往田埂上一走,那双“解放牌”胶鞋立时就让秋露湿了个透。但父亲没有放慢脚步,走到自家田里往齐腰的稻穗前一弯,就把自己也弯成了一穗稻谷。

        ④愈是成熟,就愈应该变得涵养和谦逊起来。父亲到了这个年岁,腰身早已脆如薄纸,稍稍一弯,整个身子就痛得几将折断。在岁月的磨砺中,父亲习惯了容忍与沉默,弯不成腰,他就选择蹲坐,甚至跪立。窸窸窣窣的谷穗碰响,伴着霍霍的镰刀连动,父亲将丰收的喜悦整齐地码在茬口之下,散发出清甜的谷味芳香。但他却来不及自己品味,农忙时节的洱源坝子,抢收就如救火,劳苦的父亲就把自己当作一只扑火流萤,毫不保留地把一个身子往烈火里扑。

        ⑤雨水稠密的滇西十月,往往天晴不过三日。秋后的阳光变得吝啬起来,时而云朵盖上,天空就变得不再明朗。父亲焦心不安地直起身子,风恰好在这时刮来,父亲就在风里打了一个寒颤,瘦弱的身体就和他早前安下的稻草人一起抖动起来,吓跑了一群抢食的鸟雀。父亲就势一通手舞足蹈,“呜呜”地大声鸣叫,盖住整个坝子的鸟雀就被他风一般地赶上天空。从稻子插到田里的第一天起,父亲就把这一丘稻子当作他呱呱坠地的孩子,除草挑稗,把这田当作一块上好的绢布,把自己当作一个心灵手巧的妇人,一针一针在这田里编织出一幅锦来。

        ⑥转眼光阴如逝,父亲就在这田里织了整整六十年。在他精明的人世哲学里,有田也就有粮,有粮了他就可以养家糊口,培儿育女,起房盖屋,过安逸舒心的日子。可父亲最终却失算了,身至暮年,期望大半辈子的安逸就和养大的子女一样,一个个都远离而去。勤劳成性的他怎忍心土地闲着?就在一个个阴晴无定的日子继续走上田头,弯着老腰照旧在他的地里织起锦来。

        ⑦天还在变。父亲焦心起了家里晒场上的荚豆,当初被套种到了玉米地里,成熟之后绿皮干脱成了黄皮,却还死死连着豆心。父亲收回来就铺在场心里让太阳晒,直待黄皮干透变白,渐渐裂开炸出豆子,回来再使上一阵连枷,方能收获一袋成色姣好的豆子。

        ⑧云层变得更加厚实,接着一阵雨水下来,父亲和他的一丘稻子被淋了个全透。开初父亲还不想就此休息,可雨水打得他睁不开眼睛,要紧的是雨水还夹着雷电,乌天黑地里忽然一个彻亮地狂闪,稍稍四五秒钟过后,轰隆隆的雷声就把整个坝子都震得地动山摇。吓得父亲只好拾起镰刀,躲到村边的屋檐下避起雨来。向来本分的父亲,就用自己一辈子的老实巴交,敬畏着故园土地上的一切神灵。

        ⑨雨过天晴,太阳淘气成了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金子一般惹眼的光亮,照得天空一碧如洗。抢收回来的父亲就把湿漉漉的谷子往晒场里铺。正午的太阳一下子变得很毒,父亲戴上草帽手把竹耙,勤手细脚反复翻晒,好似一下子回到田里,又开始了一个季节的开墒起垄、精耕细作……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11月26日)

    1. (1) 阅读全文,请围绕“父亲”概括主要情节。

      父亲垒堆玉米————父亲稻田织锦————父亲被雨淋透——

    2. (2) 请联系具体语境,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但他却来不及自己品味,农忙时节的洱源坝子,抢收就如救火,劳苦的父亲就把自己当作一只扑火流萤,毫不保留地把一个身子往烈火里扑。(从修辞的角度)

    3. (3) 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标题“父亲的阳光”既指自然界的阳光,又暗示了父亲一辈子在田地劳作的辛劳。 B . “在他精明的人世哲学里,有田也就有粮,有粮了他就可以养家糊口,培儿育女,起房盖屋,过安逸舒心的日子。”句中“精明”恰恰体现了父亲作为中国农民身上特有的憨厚、朴实。 C . 文章第⑧段说父亲“敬畏着故园土地上的一切神灵”,既写出了父亲的本分,又流露出对父亲迷信神灵的遗憾之情。 D . 本文通过对父亲的描写,表现了父亲为了家人的幸福而终日劳作的品质,抒发了对父亲的赞美之情。
    4. (4) 比较本文第⑨段画线句子和下面链接材料,请分别说说人物描写方法和抒发情感的异同点。

      【链接材料】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 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朋自远方来

        朋友是伤心时,最想见的人;是打扰了,不用说对不起的人;是高升了,也不用改变称呼的人;是天涯海角,都彼此挂念的人。朋友是生生世世的牵挂。朋友就像收藏的宝贝,不是每天都捧在手里,但是无比珍贵。那我们该怎样与朋友相处,才能让友谊万古长青呢?一起来参加“有朋自远方来”的活动吧!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好朋友,可以成就一生的辉煌;不好的朋友,可能贻害一生,所以在选择朋友时一定要擦亮我们的一双慧眼,要结交益友。对待朋友,我们要做到诚实坦荡,真心真意,不虚伪,不欺骗,这样,朋友间的友谊才能更加深厚长久。

        擦亮慧眼选朋友,                    

    1. (1) 这次活动的主题语是根据下面语句拟写的,上半句已经写出来了,请你结合划线句子的提示写出下半句,字数和句式要与上半句一致。
    2. (2) 这次活动有一项任务是分小组搜集交友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等,请写出一则你搜集到的交友的名言。
    3. (3) 与交友有关的成语(根据意思写成语):

      例:结交很投缘的朋友(义结金兰)

      A、交情很深,如同兄弟手足一样,

      B、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牙叔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4. (4)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用简洁的话写出你探究的结果,谈谈你对“朋友”的认识。

      材料一:从前,齐国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一个叫管仲,另外一个叫鲍叔牙。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投资的,可是,当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拿的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的仆人看了就说:“这个管仲真奇怪,本钱拿的比我们主人少,分钱的时候却拿的比我们主人还多!”鲍叔牙却对仆人说:“不可以这么说!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没有关系的。”

      材料二:马克思与恩格斯这两位革命巨人之间的友谊,是世界上的任何友谊都没法比的。1864年,恩格斯成为曼彻斯特欧门——恩格斯公司的合伙人,开始对马克思大力援助。几年后,他把公司合伙股权卖出以后,每年赠给马克思350英镑。这些钱加起来,大大超过恩格斯的家庭开支。马克思逝世后,整整十年,恩格斯放下自己的工作,尽力从事《资本论》后两卷手稿的整理、出版,补充了许多材料,重新撰写了一些篇章,使《资本论》得以在1885年和1894年问世。

      我探究的结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