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三十五中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

更新时间:2018-01-08 浏览次数:293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某同学先后四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的数据分别是2.57cm、2.61cm、2.58cm、2.58cm,则测得该物体宽度为(   )
    A . 2.58cm B . 2.57cm C . 2.576cm D . 2.577crn
  • 2. 甲、乙两列火车,甲车上的人看见乙车向东行,乙车上的人看见甲车向西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列火车至少有一辆是运动的 B . 甲、乙两列火车一定都是运动的 C . 甲车一定向西行,乙车一定向东行 D . 如果两车均向东行,甲车比乙车快
  • 3. 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 4. (2016八·安丘月考) 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那么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

    A . 2:9 B . 2:1 C . 9:2 D . 1:2
  • 5. (2015八上·深圳期中) 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

    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 6. (2016八上·公安期中)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 .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 D . 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
  • 7. 下列图片中的物理现象与所对应的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
    A .    手影游戏﹣光的色散   B .    小孔成像﹣光的折射 C . 照镜子﹣光的反射  D .   鱼在哪里﹣光沿直线传播
  • 8. 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挂钟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准确的时间应该是(   )

    A . 1点20分 B . 10点20分 C . 10点40分 D . 11点20分
  • 9. (2016八上·惠民期中) 关于紫外线的主要作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 B . 能杀死微生物 C . 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D . 能进行普通照明
  • 10. 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 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 . 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C . 烛焰位于b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D . 烛焰位于d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 11.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 B . 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 C . 路边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这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 D . 因为光路可逆,所以甲从平面镜中看到乙的眼睛,乙也能从平面镜中看到甲的眼睛
  • 12. 某同学站在清水池边看见水中的自己、鱼、飞机和云,则属于反射成像的(   )
    A . B . C . 自己 D . 飞机
二、<b >填空题</b>
三、<b >作图题</b>
四、<b >实验题</b>
  • 23. 如图是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图片,其中刻度尺的分值为1mm,图中是小车到达A、B、C三处电子表显示.

    1. (1) 该实验根据的公式是
    2. (2) 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
    3. (3) 据图中信息sAB= cm,tBC=s,vAC=m/s,vAB=m/s,小车做(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4. (4) 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测到的AC段速度偏(“大”或“小”)
  • 24. 如图所示是小方同学用两只外形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 (1) 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2. (2) 选取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关系,此实验方法叫做
    3. (3) 在实验过程中,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再将另一支蜡烛(选填“点燃”或“不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后面来回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的蜡烛的像
    4. (4) 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移去B处的蜡烛,将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5. (5) 在某次实验中,把蜡烛A放到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
    6. (6) 小方将玻璃板移去,在玻璃板位置放一个凸透镜,B处放光屏,发现光屏上恰好成倒立、等大的蜡烛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 25. 江涛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有两个凸透镜,焦距分别为10cm和20cm.

    1. (1) 江涛将其中一块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他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 (2) 江涛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换,发现在光屏上仍能成一清晰的像,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的实像;
    3. (3) 实验(2)中,不改变各元件的位置,江涛换了另一块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此时(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找到烛焰的像,这是因为
五、<b >计算题</b>
  • 26. 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15;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45.求:

    1. (1) 轿车从A地到B地的平均速度?
    2. (2) 轿车以该速度继续行驶多长时间到达南宁?
  • 27. 一列火车长300m,完全通过一个长1.5km的隧道,用了90s,求:
    1. (1) 火车运行的平均速度.
    2. (2) 若以同样速度通过相距720km的甲乙两地,需要多长时间?
  • 28. 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正对山崖行驶,鸣笛后2s听到回声,求:
    1. (1) 鸣笛处距山崖离多远?
    2. (2) 听到回声时,距山崖多远?(声速340m/s)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