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4年中考语文初中学业水平第一次模考卷

更新时间:2024-05-20 浏览次数:6 类型:中考模拟
一、积累和运用(共5 小题,计17分)
  • 1.  经典诗文默写。[在(1)~(6)题中任选四题;在(7)~(8)题中,任选一题]
    1. (1)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2. (2) 箫鼓追随春社近,。(陆游《游山西村》)
    3. (3) 水击三千里,。(《庄子·北冥有鱼》)
    4. (4) ,定然有美丽街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5. (5) ,长江大河起浪花。(贺敬之《回延安》)
    6. (6) ,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茅盾《白杨礼赞》)
    7. (7)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讲到,兴趣是激励学习的最好老师。“”(《〈论语〉十二章》)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领导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
    8. (8) “”(王安石《登飞来峰》)真实地反映了王安石,特别是当时年轻的王安石,胸怀宽广,不畏艰险,勇于改革,面对困难、直面困难的顽强意志。
  • 2. 阅读语段,完成下题。

    有月的窗户是静mì的,月光从枝丫上漏下来,满窗都是梅花鹿的角,月光把最轻yíng最美丽的部分挑出来打了亮色,而身体都隐在月光外面去了,这么多的角在这里,那么多脚又藏在哪里呢?枝丫一动,满窗的梅花角都在悄无声息地窜动,像是正啃草的鹿子被轻轻地惊动了一下,都猛地仰起头来四下里张望,旋即又埋下头默默地把夜色吃尽。想必早上醒来那树丫子都被吃去许许多多缺痕了,只有鸟雀才看得分明。

    1. (1) 请根据语境,给加点字注音。

      动( )           ②即( )

    2. (2) 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①静 mì( )   ①轻 yíng( )

  • 3.  校刊“信仰的力量”栏目刊登了下面名著中的几句话,请根据这几句话回答问题。

    原文

    问题

    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选自《红岩》)

    ①江姐受刑后,(填人物)建议全体战友向江姐学习。选句是江姐给狱友回信中的一句话。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②这句话是保尔在(填事件)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选自《革命烈士诗抄》)

    ③节选诗歌的作者是。(填序号)

    A.夏明翰 B.李大钊

    C.方志敏 D.叶挺

  • 4.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②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各项目标任务,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发展是硬道理》要继续坚持。③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发展和巩固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 (1) 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
    2. (2) 第②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 (3) 第③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二、综合性学习(7分)
  • 5.  请你参加三秦中学初三(1)班开展的主题为“一片丹心爱国情”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 (1) 【活动一:识一个爱国字】请根据下面的图片和图片说明,将 A 的简体字用楷书工整、美观地抄写在田字格中。

      图片说明:《说文解字》A字,邦也。A 原作“或”,字形像以“戈”(武器)守卫“口”(城邑)。后人在字的周围加方框表示疆域,构成“國”字。

      A的简体字是

    2. (2) 【活动二:诵一首爱国诗】班级举行朗诵比赛,萱萱同学计划在《过零丁洋》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选择一个作品参赛。请你根据下面的评分表,给她推荐一个作品并结合作品内容说说你的推荐理由。

      主题思想(25分)

      情感表达(25分)

      朗诵技巧(25分)

      朗诵效果(25分)

      总分

      内容健康、向上,思想性强,弘扬爱国、爱人民的主旋律,主题鲜明。

      感情饱满真挚,表达自然,能准确把握作品内涵与格调。

      朗诵熟练,吐字清晰,节奏准确、协调,声情并茂。

      能很好地表达该诗词的主题和内涵,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

      萱萱同学,我建议你选择参赛,推荐理由是:

    3. (3) 【活动三:做一个爱国人】为了更好地学习爱国榜样精神,班级黑板报拟出一期榜样人物小传。请你为你的榜样鲁迅先生写一则人物小传。(要求:字数不少于100 字)
    4. (4) 【活动四:组一次爱国行】班级拟组织一次活动,确立学习榜样,践行爱国精神。请你根据示例再设计两个具体的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

      活动一

      确定学习榜样,搜集人物经历

      活动二

       

      活动三

      阅读人物传记,书写心得体会

      活动四

       
三、阅读(共14小题,计46分)
  • 6.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

    ①华为Mate60Pro无疑是近期科技界的热门话题。该手机最大的特色功能就是全球首款支持卫星通话的智能手机。

    (1)。卫星电话的原理是通过卫星与地面基站之间的通信,实现信号的传输。其系统由卫星、地面基站和用户终端组成。用户终端发出通信,地面基站接收后,经与其他基站传导再转发给卫星,卫星再将信号传给另一个地面站,最终到达目标用户终端。

    (2)。天通一号卫星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终端组成。空间段由多颗地球同步轨道移动通信卫星组成,地面段则负责管理整个系统,而用户终端即是指手机等终端设备。具体来说,手机通过内置的卫星通信模块与天通一号卫星系统连接。当用户在手机拨号界面输入被叫号码并点击“拨打”按钮时,手机将通过地面网络连接到天通一号卫星,并借助卫星转发信号到被叫手机号码所在的地面基站。地面基站再将信号传输到被叫手机,从而实现卫星通话。

    (3)。由于卫星信号的传输距离远,需要通过多次中转才能到达地面基站,因此信号传输存在一定的延迟。同时,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还可能受到干扰和衰减,导致信号质量下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华为Mate60Pro采用了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和优化算法,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在灾害、突发事件发生时,地面通信网络往往因各种原因受到破坏或发生故障,导致通信中断或不畅。而卫星通信具有不受地域限制的优点,可以快速恢复通信,为抢险救援、应急指挥等提供重要的通信保障。

    【材料二】

    ①天通一号的“神通广大”得益于多项关键技术的攻关。天通一号01星采用的是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和S波段,其关键技术均为自主知识产权。例如,该卫星搭载了大口径环形天线,这标志着我国在大口径柔性折叠天线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另外,我国还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整星级无线低无源互调(PIM)试验。我国科学家历经艰辛完成的首次整星级无线PIM试验,不仅满足了卫星任务要求,也促使我国这一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材料三】

    ①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简称中继卫星)不仅可以使地球测控站连续跟踪、测量和控制在中低轨道运行的航天器,还能将中低轨道航天器的各种数据实时转发给地球测控站,从而使地面与中低轨道航天器能一直保持双向通信。我国首颗第二代中继卫星天链二号01 星突破了星间链路天线的大量难题,使传输速率增加了1倍。

    【材料四】

    ①中星九号B直播卫星具有3个下行波束,分别为全国波束、海域波束和西南波束。其中,海域波束全面覆盖我国四大领海,西南波束是新增波束,可实现卫星对西南地区覆盖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由于中星九号B卫星对区域信号覆盖进行了增强,还可以支持应急广播、教育、医疗等行业信息服务,以及针对移动人群的小码率直播、信息推送等业务,助力卫星通信由“户户通”向“人人通”“移动通”“终端通”发展。

    ②我国卫星通信领域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时代,而随着其中卫星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突破,“卫星通话”进入寻常百姓家指日可待。

    1. (1) 请将【材料一】中横线部分补充完整。
    2. (2) 【材料二】中,天通一号突破了哪些关键技术?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实现卫星通话需要手机提前内置卫星通信模块,当用户拨打电话时将通过地面网络连接到天通一号卫星中的任意一颗,并借助地面基站呼叫到手机。 B . 由于我国天通一号卫星关键技术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促使了我国的大口径柔性折叠天线技术和整星级无线低无源互调试验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C . 中继卫星可以将航天器各种数据实时转发给地球测控站,使地面与航天器能一直保持双向通信,还能使测控站连续跟踪、测量和控制运行的航天器。 D . 中星九号B卫星增强了区域信号覆盖,新增西南波束,支持应急广播、教育、医疗等行业信息服务,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卫星通话”进入寻常百姓家。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英雄老山界

    张雄文

    ①细雨如丝,飘洒不止,山间的苍翠肆意奔淌。

    ②我惊异于这座大山的险峭、雄阔与深沉。

    ③溪涧跌跌宕宕,一路相随。溪涧两岸,还长满野茶树,一丛丛、一簇簇。茶树嫩芽羞羞答答,冒出了尖头。我好奇地拈一片嫩芽咀嚼,先是苦涩,继而甜意漫涌,满口余香。同行者说,这种野生茶遍布老山界全山,有近15200亩,我不免咂舌而叹。

    ④古道伸入一段巉岩,一阵浓雾涌过的瞬间,英气隐隐逼来。我蓦然似乎又听到了另一种脚步声,激越、铿锵而急促,甚至伴有凄厉的军号声。正是这种当年响彻峰峦间、改变了民族命运的声音,将我引到了这座大山的深处。

    ⑤雨丝还在飘洒,古道随陡峻山势向上延伸,越发难走,雾气也越发蒸腾、弥漫,渐渐遮隐了远处的苍翠。古道边,竹林渐渐丰茂起来,林下长满结实的春笋。这大概是当年红军官兵手中火把的来源之一了。我扯了根小笋,细细端详,眼里淌着敬意:它们的先祖,也曾为一个崭新中国的诞生燃烧出火光。

    ⑥大山深处的巉岩与密林虽暂时给了红军官兵以庇护,没了湘江上嗜血的枪弹与炮火,走起来却也十分不易。从江西苏区出发,已长征两个月,官兵无一日不急行,无一日不激战,身心疲惫到了极限;“红星”纵队与“红章”纵队的老弱与伤病员多,后勤人员除了行军,还得来来回回照顾他们;老山界陡峻异常,峭壁上的古道有时几乎是90度的石梯,仅一尺多宽,旁边即是悬崖,“有几匹马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一个就地宿营的命令传下来,官兵只得在尺把宽、凹凸不平的路面上睡觉,身子被石头硌得生疼;每人仅有一条薄毯,山里深秋的夜晚寒冷刺骨不说,稍不留神还会滚落悬崖;红军粮食不多,悬崖上埋锅做饭也大为不便,官兵吃不饱,只能饿着肚子攀爬;国民党军并未甘心放弃,一路紧咬,后卫的红五、红八军团还必须边行军边阻击……

    ⑦对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而言,红军官兵山间所遇的每一种艰辛都难以想象。仅仅在古道上攀爬了几里,空着手的我便歇了好几回,若无山间漫涌的英雄气激励,我或许早已趴下了。

    ⑧确如曾是这支铁流中一员的萧华将军所言:“红军都是钢铁汉”。凭着对信仰的执着与对未来的信念,他们终于咬着牙关翻越这座大山,抵达广西资源县的油榨坪,迎来了绝处逢生的曙光。翻山前后的这段时间里,毛泽东同志的一个英明战略主张影响到了当时的决策层,红军铁流紧急转向,直指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一个月后,遵义会议召开,一部长征乃至中国革命的皇皇巨著,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⑨陆定一登上老山界极顶时,曾豪迈地想:“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这个愿望后来实现了。我到峰顶一处平地时,眼前赫然矗立着一块巨石,上书“老山界”三个遒劲大字,旁边还以端肃小楷镂刻着陆定一的《老山界》。我久久摩挲巨石上的文字,似乎感受到了那段沉重历史的心跳。

    ⑩雨渐渐停歇,天空云开雾散,眼前依旧是沉郁而凝重的苍翠。听说,如今老山界下的乡民已将沉睡大山的野生茶,打造成一款香气馥郁的名茶,曾经窘迫的日子早已成为过去。我想,这是山间英雄气的跨时代承继,也是红军官兵当年翻越老山界追逐的理想之一。有了这种英雄气,老山界的明天必将如正升腾的霞光一样更加绚烂。

    ⑪下山时,我依依不舍,不时反顾,似乎想把这座英雄山的英气带回去……

    (选文有删改)

    1. (1) 小秦阅读第③段时,旁批道:“用较多文字写茶树,内容有些冗杂。”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2. (2) 请结合语境,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①我想,这是山间英雄气的跨时代承继,也是红军官兵当年翻越老山界追逐的理想之一。(“承继”和“追逐的理想”分别指什么?)

      ②细雨如丝,飘洒不止,山间的苍翠肆意奔淌。(请分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3. (3) 对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而言,红军官兵山间所遇到的每一种艰辛都难以想象。红军遇到了哪些艰辛? 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回答。
    4. (4) 作者为什么“想把这座英雄山的英气带回去”? 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5. (5) 请结合下面的补充资料,谈一谈你对第⑤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补充资料:

      部队今天非夜里行军不可,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枯竹编成的,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

      (节选自《老山界》)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楚庄王立为君,三年不听朝,乃令于国曰:“寡人恶为人臣而遽谏其君者,今寡人有国家,立社稷,有谏则死无赦。”苏从曰:“处君之高爵,食君之厚禄,爱其死而不谏其君,则非忠臣也。”乃入。庄王曰:“吾鼓钟之不暇,何谏之听!”苏从曰:“臣闻之,好道者多资,好乐者多迷,好道者多粮,好乐者多亡;荆国亡无日矣,死臣敢以告王。”王曰:“善。”左苏从手,右抽阴刃 , 刎钟鼓之悬 , 明日苏从为相。

    (选自《说苑·正谏》)

    【注释】①楚庄王:春秋时楚国国君。②遽:疾,速。引申为极力。③苏从:春秋时楚国大夫。④阴刃:衣内所藏,用以护身的短刀。⑤悬:悬挂鼓钟的纽带。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寡人为人臣而遽谏其君者

      ②乃入

      ③左苏从手

      ⑤明日苏从为相

    2.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处君之高爵”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吾鼓钟之不暇 B . 何谏之听 C . 臣闻之 D . 刎钟鼓之悬
    3. (3)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好道者多资,好乐者多迷,好道者多粮,好乐者多亡;荆国亡无日矣,死臣敢以告王。

    4. (4) 苏从与邹忌的劝诫艺术有什么不同? 请具体分析。
  • 9.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 (1) 晓晓同学一直将“烂柯人”写成“烂坷人”,请你从词语本义和用典的角度帮助晓晓记忆。
    2. (2) 小静同学读完本诗后,将初中阶段蕴含哲理的诗句整理在了一起。请你帮助她将表格补充完整。

      作者及作品

      诗句

      蕴含哲理

      陆游《游山西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苏轼《水调歌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生不会完美无憾,有欢聚就会有离别,要有豁达的胸襟。

四、作文(50分)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写作任务。

    鲁迅先生说:“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罗伯特·弗罗斯特说:“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他们的话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或联想? 请自拟题目,分享你的故事或写出你的感受。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不要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